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顾名思义,维生素即维护生命的要素,是参与机体代谢必不可少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之一.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消化功能正常、饮食平衡  相似文献   
2.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被应用于教学,时教学方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的诸多影响,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让教学活动更具声色,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紫云 《科学之友》2005,(7):67-67
相关链接不管是不是熬夜工作,肌肤保养的4项基本步骤都是清洁、保湿、滋润与防晒,当中以清洁最重要。因此,建议爱美的你要定期去角质。去角质主要是为了让肌肤有正常代谢。接着要做保湿与滋润工作,建议养成敷面膜习惯,而且一周要针对下面两个部分交叉敷面膜:(1)加强毛孔清洁:建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根据美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按照美的不同形态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审美教育,其依据有二:一是美及审美的依据.要实现形成学生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标,就必须遵循美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运动规律;二是美的形态的依据.要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审美教育,就必须把握住不同审美形态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住东西方审美形态发展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中,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能净化人的心灵,其教化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喧嚣浮躁的商品社会中,对物欲的疯狂追逐已使美的标准模糊不清,为了避免曾经为我们所崇敬的美德,在我们的校园中成为绝响,在学生中重建美的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这也是我们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作用不同,了解某一抗生素范围的试验,叫抗菌谱试验,实验利用滤纸条法测定青霉素的抗菌谱,即可判断青霉素对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影响,初步判断其抗菌谱.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是不同的,如青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故青霉素属窄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陈志华 《科技资讯》2006,(21):246-246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较早被人们所认识,近些年滥用抗生素的严重程度和危害发生的范围令人触目惊心,本文就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 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障碍。几十年来,人们对词类活用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绩还是很大的,但是,在取得成 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词类活用的滥用。  相似文献   
9.
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构成为逻辑起点。审视审美教育在建构人的和谐意识体系过程中的互动性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互动,包括主体与外界客体之间、主体与以自身为客体之间的互动;科学意识与伦理道德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教育的无目的性与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性之间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常见甜味剂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味剂是现代食品生产加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应用于多种食品中。尽管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不断发展,但由于甜味剂产业发展较快,一些企业生产者盲目逐利,在生产加工过程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违规使用甜味剂的问题,主要包括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甜味剂、滥用复合甜味剂、重复使用甜味剂、标识不符合规定、甜味剂质量不合格和用甜味剂掩盖食品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而使用等。食品生产者应合理规范生产和使用甜味剂,以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也应理性认识甜味剂,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