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学在失去轰动效应之后,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异军突起,获得新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从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创作载体和接受方式几方面入手,思考网络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创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发展经由了最初的大众创作、民间创作而走向文人创作,并最终走向成熟。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传媒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学具有创作的集体性、传播的口头性、文本的变异性、作者的佚名性和内容的通俗性等民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是古老的文学和全新的网络相互融合产生的。一方面,它必然符合文学的根本属性——文学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的一种活动。因此,它产生作为文学活动而存在;另一方面,它的技术属性又使文学在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层面上发生了众多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的网络数字化正改变着传统文学,代表了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文化形式和主流发展趋势。彰显着文学与大众的密切关系,使大众真正拥有了对于文学的权力。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学的概念,针对创作主体及工业化操作的大众化特征现象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让我们深入了解文学的新变化,使文学观念、文学手段与媒介传播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5.
林虹 《科技资讯》2009,(9):227-228
20世纪最后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也悄然兴起,成为当今文坛一大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时尚,它以独特的精神内涵:自由、平等、非功利性解除了传统文学惟我独尊的霸主地位,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是继口头文学、书写印刷文学之后出现的新文学形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网民互动性等特征。它还具有真正的全民参与性,突现文学中“俗”的传统。丰富了谐谑、戏拟、反讽、审丑等民间艺术手法。网络文学也颠覆了传统文学的生产运作规则和书写范式,消融了传统文学的题材痕迹。也从深层次上动摇了文学的外在功能。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以民阀文学的形态出现,彰现文学的原生状态,表现人类生存意义及其追求的自由开放和无拘无柬。并将大量涌现。如何使网络文学坚守文学的审美诗性。这将是当代文艺理论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为文学提供了自治开放的传播环境、即时交互的交流方式、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虚拟真实并存的写作乐趣,因而引发了写手的乌托邦情怀,表现为作品中多重话语的异质共存、权威削弱的审美狂欢。但是,这样众声喧哗的狂欢反而湮没了各自的声音。对网络文学的环境进行规范,对受众加以引导,才有可能把这种基于现实社会的追求和期待加以实现,才有可能接近这样的社会理想状态,为文学的终极理想的不断接近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的发表相对自由,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摆脱了一些传统的束缚,更注重写作的自由心态、自我表达和自在方式,尤其是在情感抒发上,作者们更是善于用内视角的方式平视生活,从而进行平行于生活的普通人的情感表达,在坦率大胆的表达中展现网络文学特有的平民化写作特质,以平民的视角表现普通人对生命的尊重与还纯的朴素愿望。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网络文学讨论多滞留于表象上的经验性描述和概观化批评,考虑到网络文化背后包藏的意识形态,商业利益和技术因素,本文力图破解人云亦云的关于其自由,立体,虚拟等勾画,而深入考察其内部真实图貌。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自我与社会的统合”,由社会知觉、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三大维度构成。网络文学,以其有异于传统文学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去反映社会,从其作品中较明显地折射出创作主体在统合人格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在社会知觉上,存在有负性情绪引致的社会认知的偏差及归因偏差;在社会交往上,突出地体现出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和情境控制原则;在社会适应上,其创作动机及创作题材都显示出其较弱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网络创作主体应注重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的健康人格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