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
宿主与肠道微生物区系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宿主与细菌间的互利共生.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拥有成千上万的共生细菌,这些共生细菌对宿主肠道的营养加工、粘膜免疫耐受和一些其它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无菌动物模型为研究宿主与共生细菌之间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肠道的共生细菌对人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从而发展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1-41
白介素17受体E(IL-17RE)是白介素17受体家族的一个成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IL-17RE是IL-17C的特定受体,它在宿主粘膜抗感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8^ 淋巴细胞在抗原诱导下的粘膜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镜法,观察成年大鼠肠道各段IEL与LPL的形态和分布特征.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染出CD8^ 表型的淋巴细胞,光镜下可见CD8T^ IEL沿肠道依次递减,而CD8^ LPL则依次递增.结论:CD8^ T细胞在肠道各段的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IgT(Immunoglobulin T)作为新型免疫球蛋白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根据尼罗罗非鱼IgT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IgT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75 kDa,并制备出效价较高的小鼠抗罗非鱼IgT的多克隆抗体. 荧光定量PCR检测证明:健康尼罗罗非鱼中IgT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脾脏、皮肤、肠和鳃中表达量相对较高. 无乳链球菌感染后,皮肤和头肾中Ig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2 h和4 d显著上调.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gT蛋白在头肾和皮肤中均有少量分布,在无乳链球菌刺激后,在皮肤中出现大量分布. 以上结果表明:IgT在尼罗罗非鱼皮肤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宿主与肠道微生物区系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宿主与细菌间的互利共生.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拥有成千上万的共生细菌,这些共生细菌对宿主肠道的营养加工、粘膜免疫耐受和一些其它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无菌动物模型为研究宿主与共生细菌之间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肠道的共生细菌对人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从而发展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粘膜免疫是预防一些通过吸附粘膜组织侵入机体病原的很好措施,但粘膜免疫通常需要粘膜免疫佐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不耐热肠毒素的B亚基具有很好的粘膜免疫佐剂活性.本研究从大肠杆菌195菌株中扩增出LT(heat-labile enterotoxin)基因,测序后将其B亚基基因与pET32a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LTB,SDS-PAGE显示LTB(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人神经节苷脂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M1-ELISA)结果表明,重组LTB具有抗原性和GM1结合活性.将其与禽流感M2e表位融合蛋白M2eHBc+混合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表达的LTB能很好地提高共免疫抗原的粘膜和系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人类传染病是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防治的。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成为口服性疫苗,是通过外源抗原基因转入转基因植物,最后通过人体粘膜免疫系统发挥抗原活性,植物疫苗以其接种方便、贮存简单和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研究热点;轮状病毒疫苗、结核杆菌疫苗和避孕疫苗被国外权威人士认为植物疫苗的三大可能;植物疫苗的创新性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初,在全球六大州19个国家共有35个艾滋病疫苗候选进入了人体早期临床实验。选用的抗原一般均着眼于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效果。从疫苗的存在形式上看,可供选择的HIV候选疫苗包括下列几种: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合成肽和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目前新型疫苗研究策略包括抗原改造加强免疫原性、免疫佐剂协同以提高疫苗免疫反应强度;新型免疫策略包括初免/加强免疫策略和粘膜免疫策略。由于粘膜感染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探索经粘膜免疫是未来疫苗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的现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相关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促进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