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群下覆岩加固协调开采减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采动地表位移变形的极坐标模型,通过计算机预计模拟和全盆地位移变形等值线图优化分析,结合离层带注浆充填技术,得出采动对建筑物影响最小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及其有关参数,通过改变工作面的布置方式和参数,有效地减少地表位移变形程度和控制覆岩下沉,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提高回采率的目的。这种方法安全、经济、技术管理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体力学的理论方法结合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成果,对覆岩离层形成的过程、注浆时机、注浆压力、浆液在离层空间内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注浆液在离层空间内的流动形式与离层空间的大小、围岩的渗流特性、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实验结果可将浆液在离层空间内的流动分为三种形式:即以钻孔为中心的径向流动;以明渠"挟质"形式流动;以密实挤压形式流动。前两种形式一般发生在离层空间未充满浆液的前提下,而后一种则是在离层空间已被充满时的继续高压注入,即饱和密实挤压注浆充填。只有达到饱和密实充填才能取得理想的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的相似材料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采动覆岩离层过程与离层注浆时机的问题,采用相似模拟方法,对走向长壁全部跨落法采煤造成的离层现象,进行了四架次实验,并对覆岩离层注浆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离层发展高度接近于工作面推进距离的0.4~0.6倍,离层的产生是在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之间,周期来压之后是进行离层注浆的最好时刻。工作面推进60m时注浆,得到注浆的减沉效果为20%~30%。该成果对离层注浆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帅 《科技信息》2013,(7):429-429,436
长期以来,软岩巷道支护理论和技术一直是采矿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迫切需要对软岩巷道、特别是高应力泥化软岩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解决高应力泥化软岩巷道支护问题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使用不同浆液在离层带注浆、防止地面沉陷的稳定性,指出使用可固结浆液进行部分充填时,主要决定于浆柱的强度和顶板的结构;而使用湿法注浆时,则可以区分为可流动浆液和被吸附的、结合的浆液;由于前者可以在空间自由流动,在相邻采区开采时,浆液就发生失稳现象,为了改进注浆的稳定性,其措施为:一、选择注浆层位在可崩解的岩层层位并控制用水量;二、通过一定的采矿和注浆方法,使浆液处于自封闭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井方法研究推覆体下综放采煤对覆岩的破坏特征及离层裂隙带的产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冯颖  任灏 《安徽科技》2012,(4):53-54
正一、概述顶板离层是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锚杆支护巷道来说,顶板离层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当顶板离层超过一定范围,即表明顶板处于非稳定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支护措施,便会发生冒顶等恶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综放开采条件下对顶板岩移破坏时空演化规律研究不足的问题,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对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移动和破坏机制以及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和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裂隙带逐渐地往上演化发展,而且当关键性岩层垮落断裂时,这种裂隙演化更为迅速;当工作面回采至240m时,离层裂隙趋于闭合,采动影响达到模型的顶部,裂隙带高度不再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是一种煤矿绿色开采新技术,能有效控制离层上方的地表沉陷,对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及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离层注浆浆液最优配比,本文选取水固比、固相比、水玻璃掺量和悬浮剂掺量四个浆液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究各因素对浆液的比重、粘度、析水率和结石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固比是控制浆液性质的主控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中,固相比对粘度影响较大,水玻璃掺量对析水率、结石率影响较大。单因素实验中,各电厂粉煤灰浆液随水固比减小,浆液析水率减小,结石率增加,粘度增加,即浆液中粉煤灰质量比越大,浆液稳定性、填充效果越好,但扩散半径越小。随着水固比减小,达到某一水固比值后,浆液粘度将显著增大。不同电厂粉煤灰浆液性质不相同,因此在注浆前对拟用粉煤灰进行试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韩朋飞 《科技信息》2013,(2):407-407
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一直是煤矿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一个难点。而同煤集团青磁窑煤矿从支护参数、支护原理以及矿压观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分析并总结了综采工作面切眼在使用锚杆、锚索及顶板离层仪进行联合支护的实践中所取得的很好效果和经济效益,对本矿类似条件下的切眼支护和施工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