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从泵站的电耗入手,讨论和分析了泵站机组实际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的偏离.并通过机组电耗和效率分析,提出了若干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3.
肇庆换流站供水工程之一的五尺峡取水泵站施工中,在受施工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采用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改为开口钢管桩,将双排桩改为单排桩,尝试搭设水上竹平台作沉桩施工平台等措施均取得成功,保证了质量、安全、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4.
5.
针对中、小型泵站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一般特点,提出了采用PLC为控制核心的控制方案.该方案成本低,管理、维护和操作简单易行,便于在广大农村中、小型泵站中推广应用.并以实例形式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小型自控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对南京市城区秦淮河沿线2个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以及降水量开展高频在线自动监测,结合回归树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前期干旱时间条件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晴雨天均有生活污水汇入的A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降低,中雨强下先升高后降低,小雨强下平缓上升,A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主要受降雨强度和次降水量影响;主要接收降雨径流,雨量大时有生活污水溢流汇入的B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中雨强下降低,小雨强下变化不大,B泵站前池水质主要受次降水量、前期干旱时间和降雨强度影响;2个泵站前池CODMn质量浓度变化与降雨的响应规律相似,但更多受到与前期干旱时间关联的地表径流冲刷作用影响;连续降雨均导致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和CODMn质量浓度波动变化较大,而前期干旱时间越长,降雨发生后泵站前池水质越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对现有多沙水源取水工程的调查,研究并给出了正向前池边壁的合理曲线型式和圆形进水池尺寸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油田的实际情况,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构成了油田采油泵站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监测总站监测分站组成。总站与分站之间的信息传递采用无线通讯方式。由于构成该系统的核心部件MCS-51系列单片机性能优越,且具有多机通讯功能,故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9.
矿山排水泵站微机通信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平庄矿务局元宝山露 天矿的实际情况,利用MCS-96系列单片机成了矿山排水泵站微机通信测控系统。该系统由调度端和终端站组成,调度端与终端站之间的信息伟递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且具有多机通信功能,故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10.
泵站枢纽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κ-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对无锡市仙蠡桥泵站枢纽6种运行组合工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预测了回流区及旋涡发生的位置和形态,计算得出了泵站枢纽流速分布规律以及泵站出水河道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最大横向流速,计算结果与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该研究不仅为仙蠡桥泵站枢纽优化设计、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其他泵站枢纽水流流态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