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2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Introduction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growing use of polymer-supported reagents by organic chemists in traditional solution-phase synthesis.Of the many reagents supported by polymers available, variations of triphenylphosphine are among the most broadly used. This is because triphenylphosphine is not only a reagent in a wide range of organic reactions~([1]), but it also serves as a ligand in many organometallic reagents~([2]).Most importantly, polymer-supported triphenylphosphine affords the…  相似文献   
3.
彭万达 《科技信息》2012,(19):322-322
本文主要介绍了磷化氢在熏蒸储粮害虫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分析磷化氢熏蒸中的影响因素,合理确定施药方法、施药剂量和密闭时间,达到提高磷化氢熏蒸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 In this paper,we use pre-column 2 times low-temperature cryo-trap enrichment—gas chromatography(GC) /nitrogen and phosphoms detector(NPD)to detect and analyze phosphine in Arctic pole area forthe first time.The results show phosphine exists in all of the samples in Arctic pole biosphere and phosphineconcentration in Arctic atmosphere is between 18.54~132.18 ng/m~3,almost the same as that inAntarctic atmosphere;phosphine concentration in Dalian bay sea surface sediments is between 116.8~554.3 ng/kg,almost the same as that reported in Jiao-zhou bay.Our research of phosphine will shednew light on the mechanisms showing how the phosphorus supplement influences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and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5.
以经CuSO4溶液浸渍改性的13X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无氧或微氧(O2体积分数为1%)条件下,对H2S和PH3的混合气体的吸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氧条件下,H2S与PH3的吸附过程均以物理吸附为主;在微氧条件下,H2S的吸附过程与前者相同,而PH3的吸附过程则为化学吸附所主导,其等量吸附热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出的等量吸附热为33.33~51.01kJ/mol.  相似文献   
6.
以自主筛选的亚铜基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及反应介质,对含PH3的混合气进行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采用FT-IR对单体[bmim]C1进行构象分析,测定亚铜基离子液体的热分解温度,考察混合气中温度、O2浓度、[bmin]Cl与CuCl摩尔比对磷化氢净化效率的影响,探讨离子液体催化氧化净化PH3的可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的亚铜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对PH3的净化效率长时间保持在100%.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随着混合气中O2含量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氧含量为7.8%时净化效果最好;亚铜基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对PH3氧化有很好的催化作用,[bmim]Cl与CuCl最佳摩尔比为1∶3.失活的催化剂经鼓氧再生后,效率依然长时间保持在97%,再生恢复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掌握高大平房仓内小麦熏蒸过程中的磷化氢浓度变化情况,对确保熏蒸效果及仓内外安全作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HL—210—PH_3型检测仪对某高大平方仓内小麦熏蒸过程中的磷化氢浓度进行了连续35 d的监测,讨论了粮堆内5个测点处的磷化氢浓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针对不同害虫所需进行补药的具体时间。随后又分析了粮堆外散气窗口处的磷化氢浓度变化特点,评估了熏蒸过程中磷化氢的泄漏风险和开窗散气初始阶段仓内磷化氢浓度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为提高磷化氢熏蒸质量及安全作业防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传统理论认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磷只能在固体形态和溶解形态之间转化,而目前已经有实验证明有一部分磷被还原成气态磷化氢从系统中逸出。分别从生物学角度和反应动力学角度证明了含磷化合物转化成气态磷化氢的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详细研究了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氧化PH3为次磷酸钠的最佳条件和有关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0.
磷化氢熏蒸环流技术在我国粮库系统应用已有几十年时间,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文中对有效应用的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