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质裂解残炭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质裂解残炭制备活性炭,采用了水蒸气活化的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对诸多影响因子进行考察,在筛选关键因子并优化工艺条件(活化温度770-780℃、活化时间4h)后,可以得到碘值691.94mg/g,亚甲蓝值280.93mg/g左右的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用韦氏法测得脂肪酸的碘值与其折射率的线性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所得的实验数据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脂肪酸的折射率来代替韦氏法得到脂肪酸的碘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炭黑工艺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支持向量用于炭黑工艺建模,并与主成分回归、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径向基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炭黑生产过程具有比较强的非线性,不适合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模型,支持向量机对炭黑吸碘值和吸油值的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1.62%和1.31%,所构建的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明显优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2.54%,1.64%),稍优于径向基神经网络(1.85%,1.38%)。  相似文献   
4.
利用植物油环氧化制备增塑剂,由于其绿色无毒而备受关注。本文利用地沟油为原料,通过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地沟油,探讨地沟油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实验以硫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供氧剂,甲酸为受氧剂,对地沟油环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25(5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100g地沟油中加入67g双氧水-浓硫酸(双氧水:浓硫酸的质量比为200:1),10g甲酸在70℃下恒温搅拌反应6h,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的环氧值达到了5.26%,碘值为3.67g/100g,酸值(KOH)为0.48mg/g。本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产品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增塑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 NBS 为卤化剂测定了蓖麻油,环己烯,2—戊烯,丙烯酸丁酯,大豆油的碘值。我们发现 NBS 法较经典的 ICl,IBr,KBrO_3/KBr 法具有反应时问短,毒性小,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吸附材料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花生壳、核桃壳、栗子壳等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研究了制备生物质炭的主要工艺,进一步对原材料的组成成分,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得率、元素分析、微观结构、碘吸附值等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原材料中固定炭的含量趋势为花生壳〉栗子壳〉核桃壳.挥发分的含量为核桃壳〉花生壳〉栗子壳.比较了300℃、500℃、650℃三种温度下制备的生物质炭的性质,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加,生物质炭的得率逐渐减少,炭含量逐渐增加,并且炭表面的孔隙越丰富,褶皱越明显.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炭材料的碘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碘吸附能力最高的是花生壳,其次是核桃壳、栗子壳.其中花生壳在650℃制备的生物质炭碘吸附值能达到685 mg/g.  相似文献   
7.
卢艳霞  吴卫平 《河南科学》2004,22(4):461-463
进行了四氢苯酐碘值测定研究,分别探讨了温度、测定方法等因素对四氢苯酐碘值测定的影响,确定了四氢苯酐碘值分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朱雁  邝爱燕  赵东  马伟 《河南科学》2002,20(4):367-369
进行了六氢苯酐碘值测定研究 ,分别探讨了温度、测定方法等因素对六氢苯酐碘值测定的影响 ,确定了六氢苯酐碘值分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中性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的碘值测定过程中不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KD与氯化碘的加成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10~15 ℃之间,反应时间至少为40 min.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椰子粉为原料,在不同温度(-20~200℃)处理1 h后导致脂肪氧化,由乙醚萃取、蒸馏得到不同氧化程度的椰子油,文章基于椰子油的红外光谱特征快速检测椰子油的氧化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别对椰子油的红外光谱数据与实测椰子油的酸值、碘值、过氧化物值进行建模,并交叉验证和预测.结果显示:酸值、碘值、过氧化物值的交叉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86、0.95,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88、0.93.其中,过氧化物值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比较接近,模型良好,表明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椰子油中过氧化物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