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25篇
教育与普及   3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40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DNA模板金纳米簇(DNA-AuNCs)作为荧光探针,发展了一种灵敏检测胰蛋白酶活性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在胰蛋白酶存在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水解成多肽片段,释放出游离的半胱氨酸残基.半胱氨酸残基与金纳米簇通过Au-S键形成非荧光的配合物,导致金纳米簇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该方法对胰蛋白酶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2.0mg/L,检出限为20μg/L(R_(SN)=3).此外,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胰蛋白酶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研究需要研究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情况,以了解大脑产生、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机制。植入式神经微电极作为一种传感器件,是时间分辨率最高的神经电活动传感手段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植入式硅基神经微电极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分析表明,未来通过不断结构优化和改性修饰,特别是在高通量的神经记录方面,通过与同样基于硅材料的电路的集成,硅神经微电极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相容性,解决大规模的电极通道体内外传输与连接问题,实现对神经元的在体大规模长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3.
使用氯金酸和柠檬酸三钠回流法合成出荧光吸收峰在520 nm的金纳米颗粒,并与罗丹明B修饰合成探针.金纳米颗粒与罗丹明B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作用使罗丹明B的荧光淬灭.在加入毒死蜱之后,毒死蜱及其水解产物能有效取代罗丹明B,使荧光恢复.金纳米颗粒探针对毒死蜱及其水解产物的浓度响应区间为(0~0.1)mm,低至0.1 nm也有响应,且荧光变化迅速,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超痕量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及其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技》2006,(9):32-32
抢收麦秸成为今年河北石家庄市农民麦收新现象。随着该市小麦收获接近尾声,昔日曾被一把火烧掉的秸秆已经使这里的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侧链含有亚甲氧基连接基高分子液晶的合成及表征.用酚类与苯甲基氯制备了六种单体,用硅氢加成法合成了高分子液晶.六种单体为:4-(4—烯丙氧基苯甲氧基)联苯(M1),4’—甲氧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2),4’—甲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3),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4),4—(4-烯丙氧基苯甲氧基)4’—甲氧基联苯(M5),4—(4—甲氧基苯甲氧基)-4’—烯丙氧基联苯(M6).用偏光显微镜和DSC测定了单体和高分子液晶的相转变温度和介晶范围,单体M5和M6显示较好的液晶性,聚合物PM1、PM5、PM6、P(M2—M5)和P(M2—M6)显示出较好的液晶性,共聚物液晶比其它高分子液晶的介晶范围宽.  相似文献   
6.
张旬  孙瑾 《山东科学》1992,5(2):30-35
本研究用膏剂法进行无孔渗硅研究,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M351腐蚀仪分析证实:获得了致密、无孔隙、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渗硅层,并分析了渗硅层形成机理及表层疏松层以及内部孔隙成因。  相似文献   
7.
8.
铝合金加工用刀具的使用研究(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捷  于双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2):1-2,18
当前我国各机械加工生产厂家引进国外进口设备及生产线较多,实现引进设备及生产线上刀具的国产化以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前国内整个机械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C60偶联多孔硅系统的蓝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60作为表面钝化剂,与多孔硅进行偶联.发现当C60偶联多孔硅系统在空气中存储一年后,能够发射460nm左右的强烈蓝光.经过系统的测量和分析,认为蓝光起源的发光中心与SiO2体材料中的“自捕获激子”模型类似.它是由一个氧空位和一个间隙氧组成的,间隙氧同时和相邻的晶格氧形成过氧连接.光激发载流子来自于Si纳米晶粒的核心,辐射复合过程则在多孔硅表面的发光中心进行.进一步的电子束辐照和臭氧辐照实验证明了这个发光中心的存在.从FTIR谱的分析,推测是样品表面Si=O双键的缓慢变化促使了蓝光中心的自发产生.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雄华 《太原科技》2007,165(10):75-76
金红石在基性岩中是由于自变质作用和后期热液作用的结果,使矿体中金红石加富,该区矿床属岩浆矿床。介绍了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产的地质特征,就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的成矿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