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恒电流极化法首次研究了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行为,测定了丁基黄原酸铅电化学还原的动力学参数(如过电位、传递系数及交换电流密度),建立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在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一个不可逆电化学过程,过电位高达308mV。  相似文献   
2.
矿浆管道堵管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矿浆管道输送过程中因管道堵塞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采用经验总结法,重点从矿浆流速、质量浓度、级配以及固体颗粒在管壁沉积、结垢等方面对矿浆管道堵管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论述与剖析.结果表明,矿浆管道堵塞与流速、级配、质量浓度和颗粒沉积、结垢等参数密切相关,而且有时还是前面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该研究结果对于矿浆管道堵塞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双黄药是捕收剂黄药在硫化矿表面形成的典型疏水物质之一,本文采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了黄铁矿表面丁基双黄药电化学还原的动力学行为,得到了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表明其电化学还原的过电位较小(15lmV),还原反应轻易进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及黄药条件下黄铁矿电化学浮选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矿浆电位条件下,黄铁矿表面被氧化生成疏水的元素S^0,从而产生自诱导浮选。在合适的电位下,黄药能在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电位地视则导致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Fe(OH)3和SO4^2-,降低矿物可浮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向拜耳联合法溶出矿浆中添加硅酸钠,研究硅含量对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硅含量过高对溶出矿浆的沉降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添加适量的钙离子可以改善由于溶出矿浆中硅含量过高而引起的赤泥沉降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隔离球在缸体中的运动规律出发,分别讨论隔离球比重小于驱动液,大于驱动液时隔离球的运动规律,并导出了进浆过程及排浆过程各阶段的间隙流速、间隙流量、隔离球相对于驱动液的运动速度等公式,探讨了球隔离泵的隔离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混合硫杆菌浸出黄铜矿尾矿砂,并初步探讨不同矿浆质量浓度和柠檬酸质量浓度对浸提实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黄铜矿尾矿砂的硫杆菌浸提有促进作用。在整个浸提实验中,浸矿效率最高达到44.8%,溶液中柠檬酸质量浓度和矿浆质量浓度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铅铜型难处理金矿矿浆电解浸出机理的研究结果。金精矿在矿浆电解时,铅的浸出可通过化学溶解、化学氧化、阳极氧化三种途径;铅浸出的主要途径是靠化学溶解,矿粒与阳极接触而被氧化对浸出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9.
弯曲圆管中矿浆湍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维、定常、不可压缩,时均N-S方程和混合长湍流模型,建立了弯曲圆管中矿浆流动的控制方程和模型,使用有限元法对计算区域进行了离散,并对流动方程进行了求解,为减小用有限元法计算三维湍流场的计算量而采用了加罚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10.
赵润柱  张瑜 《太原科技》2010,(4):98-101
通过对烟道气中典型的烟气比例量的CO2吸收的动力学研究,建立简化的吸收数学宏观模型,得出理论上的烟气的通气量、吸收所需时间(矿浆从pH=12.5到pH=8)、吸收效率、液相酸度的变化以及气体逸出情况的数据,为酸化工艺设计以及设备选型等后续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