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的方铅矿与黄铁矿混合精矿体系,按照电位与可浮性的关系,两矿物在还原性矿浆电位浮选分离的电位差在热力学上仅为50mV,而在动力学上达到了207mV。采用接触角测定、单矿物浮选、混合矿分离等方法,可以证实依据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和黄铁矿表面丁基双黄药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性质的差异,实现方铅矿与黄铁矿混合精矿的电化学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及黄药条件下黄铁矿电化学浮选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矿浆电位条件下,黄铁矿表面被氧化生成疏水的元素S^0,从而产生自诱导浮选。在合适的电位下,黄药能在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电位地视则导致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Fe(OH)3和SO4^2-,降低矿物可浮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及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黄药在黄铁矿和毒砂表面的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9.8的溶液中,首先发生黄药的电化学吸附然后化学吸附的一个黄原酸离子与另一个游离的黄原酸离子结合形成双黄药,反应电子数e1=e2=1.黄铁矿对黄药的氧化有电催化作用,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导出了黄药在这2种矿物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的动力学方程,可对其氧化过程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研究表明,丁基双黄药在铂电极上还原时,其还原电位为-300mV左右,存在近350mV的还原过电位;而在辉锑矿表面还原时,还原电位为-150mV左右,其还原过电位只有200mV。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丁基双黄药在不同的载体表面还原时,有不同的电化学还原行为,即在不同的矿物表面,被还原的电位是不同的。据此,可控制矿物的浮选过程,为混合精矿体系中矿物的浮选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电流极化法首次研究了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行为,测定了丁基黄原酸铅电化学还原的动力学参数(如过电位、传递系数及交换电流密度),建立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在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一个不可逆电化学过程,过电位高达308mV。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毒砂和黄铁矿表面吸附黄药的过程。结果表明,黄药在毒砂和黄铁矿表面起初化学吸附于表面活性点(金属离子)上,而后迅速转化成双黄药。双黄药具有较高的吸附强度,和矿物表面有键合作用,但对于黄铁矿和毒砂来说,键合状态有差别。仅黄药的吸附量约大于一个单分子层后,双黄药才以物理吸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对不饱和有机酸在铱-铑合金电极上吸附和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以及发生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基本规律,确定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对不饱和有机酸在铱-铑合金电极上的吸附和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以及发生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基本规律.确定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不同类型矿床黄铁矿的晶体特性与可浮性的关系”这一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作者探讨了产自三个不同类型矿床黄铁矿在各种调整剂存在时的浮选行为。无沫浮选试验研究表明,在正常的丁黄药浓度下,各种黄铁矿的可浮性存在着差异,它们分别受NaOH、FeSO_4、CaO影响所显示的可浮性大小顺序是一致的。本文初步认为,各种黄铁矿可浮性的这些差别是矿物晶体的半导性对矿物表面形成双黄药的电化学过程动力学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旋转盘-环电极及他种电化学处理方法,研究氧气(O_2)在黄铁矿表面的还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的0.05MNa_2B_4O_7溶液中,氧气在黄铁矿表面还原时,用或不用黄药,都分两步进行,有中间产物O_(?)和O~(2-)_(?),反应电子数n_((?)1)=n_(e2)=2,黄药的存在能加速氧气被黄铁矿表面吸附及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产自三个不同类型矿床的黄铁矿在某些调整剂作用条件下的浮选行为作试验;并对黄铁矿的半导体性质与可浮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充氮气的单泡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丁黄药浓度下及在NaOH,CaO,FeSO_4,Na_2SO_3和CuSO_4等为调整剂的条件下,黄铁矿的可浮性与半导体性质有密切关系。在抑制条件下,温差电动势率绝对值较大的p型黄铁矿比n型黄铁矿较难抑制。在活化条件下,温差电动势率绝对值较小的n型黄铁矿可浮性最好。上述试验及其结果已在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发表。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半导性影响矿物表面形成双黄药的电化学过程动力学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各种黄铁矿可浮性的差异可得到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有菌和无菌体系下磁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菌和无菌酸性体系下,对磁黄铁矿电化学氧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磁黄铁矿被氧化过程中伴随元素S的生成,覆盖于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发生钝化;随着电位的升高,元素S被氧化成SO42-,钝化膜被击穿;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后增强了磁黄铁矿的反应性能,促进了磁黄铁矿氧化反应速度,腐蚀反应速度明显提高,但细菌对磁黄铁矿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机理并没有产生影响;在相同电位下,有细菌时的阻抗明显低于无细菌时的阻抗,细菌的存在加速了表面物质的扩散,电极过程受电化学步骤控制,测定结果与线性扫描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旋转线扫伏安和旋转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甲醇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电极旋转速度的影响.电极旋转增加了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增大其毒化作用,较大程度地减小氧化和还原电流.转速的影响随电位区域不同而不同,在较低电位下(<0.65 V),氧化过程为电化学动力学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大;电位较正时(>0.65 V),氧化过程为扩散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小.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的相对增加,使CO脱附引起的氧化电流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外延单晶p~+/p—Si 的光电化学与电化学性能联系起来进行了研究.主要为电极在1NKOH 溶液中的表面氧化、还原以及对其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电极腐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选用双氧水作抑制剂,实现了人工和现厂的铜-铅混合精矿的选择性浮选分离。通过矿浆电位测量和循环伏安曲线测定,详细地研究了双氧水的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能够氧化分解方铅矿表面的乙基黄原酸铅,但未能氧化黄铜矿表面的双黄药,由此造成双氧水作用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单细胞的电化学研究不仅对于电化学而且对于细胞生物学都是一个挑战.本文亚甲蓝化学修饰微铂盘电极吸附捕获单个酵母菌细胞,以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被吸附细胞的电化学行为。在亚甲蓝的催化下,吸附的酵母菌细胞给出了一个不可逆氧化还原峰,受表面控制.交流阻抗图中获得电极与溶液,溶液-细胞膜,细胞膜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细胞膜与细胞内液之间的阻抗,电容等相关参数,为单细胞的电化学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醇水混合液为底液,分别以盐(NaCl,Na_2SO_4),碱(NaOH,KOH)和酸(H_2SO_4,HClO_4)为支持电解质时,对硝基甲苯在Cu,Ag,Pt,Pb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循环伏安行为,从而选择出以Cu电极,H_2SO_4为支持电解质作为较理想的体系.对于该体系,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浓度、扫描速度、搅拌强度与峰电流、峰电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峰电势大约在(-0.5V,vs.SCE)处,且其还原与扩散有关;采用恒电压稳态极化法,测出稳态极化曲线,得到电势与ln((Id-I)/I)(I:电流,I_d:极限电流)成线性关系.从而确认该体系中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电极过程为动力学和扩散混合控制过程;初步确认Ti~(4+)/Ti~(3+)电对对于对硝基甲苯在该体系中电化学还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在硝基苯的苯环上的不同位置接入不同的自由基后,对于硝基的电化学还原的影响,表明在苯环上接入吸电子基后,有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而接入供电性基因后则不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特别是在硝基的邻位和对位上接入时,这种效应特别明显.讨论了p~H值对于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影响,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p~H值较低时,有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  相似文献   

18.
三价铬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稳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恒电流阶跃、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柠檬酸水溶液体系中Cr3 的电沉积还原反应机理,确定Cr3 电沉积的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Cr3 的电沉积为电化学步骤控制过程,该电化学反应分2 步进行第1 步是Cr3 获得2 个电子还原为Cr ,为控制步骤和不可逆过程;第2 步是Cr 获得1 个电子还原为金属Cr,为准可逆过程;Cr3 在电沉积过程中无前置转化反应存在,但有电活性的中间产物吸附在电极表面;阴极和阳极表观传递系数分别为0.490 和2.455;化学计量数为1;阴极反应级数为1,阳极反应级数为0;扩散系数为1.606 × 10-5 cm2/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循环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等方法研究了有机锡化合物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吸附有机锡化合物的铂电校对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催化还原性能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乙基锡在铂电极上的吸附对N03^-和N02^-的还原具有催化作用。还原时过电位减少,根据其还原过程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同时通过催化过程动力学分析由实验得到了催化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0.
苯甲酰甲酸电化学不对称还原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用于苯甲酸甲酸不对称还原,手性产物S(+)-苯羟乙酸的光学收率高达60.1%。本文主要用电化学测量方法,分别研究苯甲酸甲酸在石墨电极和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上还原的电极过程及有关的动力学参数,由此提出该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可能机理,为选择适宜的电解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