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首次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硅烷、锗烷和锡烷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结构基础明确的、普遍适用于硅烷、锗烷和锡烷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沸点预测值都接近实验值。应用本定量关系,不仅能够预测硅烷、锗烷和锡烷的沸点,而且有助于揭示物质结构性能关系之间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倍半萜类化合物——β-桉烯、衍生物Neointermedeol以及1,2,3,4,7,8-六氢-5,8-二甲基-3-异丙烯基萘的合成。初步药理筛选结果表明,这三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生育活性。化合物还未见报道,它的化学结构在本文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让电子鼻嗅出肺癌?你也许以为这还只是小说中的情节,但最新研究显示,它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据《路透社》来自西雅图的报道,如果生物探测器能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发展下去,它也许会为查出美国头号杀手——肺癌提供一种快速的、没有扩散危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锡的氢化反应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
富马酸烷·3-PG酯抗氧化和防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没食子酸丙酯 (PG)的抗氧化活性、富马酸酯的防霉活性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 ,对其分子结构进行改造 ,设计出一类新型化合物———富马酸烷·3-PG酯 .对五种目标产物进行抗氧化和防霉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 ,它们均同时具有与没食子酸丙酯相当的抗氧化性能和与富马酸二甲酯相当的防霉性能 ,打破了以往抗氧化剂和防霉剂需分别添加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仁用杏是以利用杏仁为主,习惯的将其划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大类。甜仁的俗称大扁杏或杏扁,都是园艺栽培品种。苦仁的则是以山杏为主的野生或半野生种类。本文讲述的是以甜仁杏为主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CL-20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测定CL-20纯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实验,结果测定了不同合成路线、不同精制阶段CL-20的纯度。结论以峰面积归一化法的测定结果为CL-20合成工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3—取代—7—二烷氨基—1,4—氧氮杂萘—2—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用硫酸酯进行N-烷基化,亚硝酸钠亚硝化水合肼在氮气流下还原得到2-氨基-5-二烷氨基酚,在乙醇介质中将该中间体进一步与α-酮酸乙酯进行成环反应,合成出4种3-取代-7-二烷氨基-1,4-氧氮杂萘-2-酮,该类化合物是用途广泛的新型荧光染料中间体,以此为原料制得的新型氧氮杂萘酮染料的吸收和发射谱带位置可以利用用取代基和溶剂效应在很宽的范围内移动,讨论了这些化合物具有荧光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和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两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由于Cp*Ti(OBz)3主配体茂基上取代甲基的供电子效应,Cp*Ti(OBz)3/MAO催化体系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70℃)仍然能够合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5的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Cp*Ti(OBz)3/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催化剂浓度1.04×10-4mol/L、m(Al)/m(Ti)为830、c(苯乙烯)>4.32mol/L.聚合反应产物用沸丁酮抽提8h,不溶部分sPS用GPC,13CNMR,FTI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从云南产的独籽南蛇藤(C.monospermusRoxb.)根皮中共分到30-羟基-木栓酮,29-羟基-木栓酮,12β-羟基-木栓酮,3-氧-木栓烷-30羧酸等4个木栓烷型三萜化合物和1个甾体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通过波谱方法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