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受欢迎的小说。她以一种温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在她的眼中经济状况、学识和得体的举止也是决定人们婚姻状况的重要因素。整部书充满了作者的智慧。她的风格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文学思想潮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自立国以来,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就明显地体现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不同的发展倾向。但是两者都是围绕着美国发展的主线"天命观"与扩张意识而展开的,都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和最终落脚点,只是在特定时段或某个具体历史事件的处理上比较偏重于一种倾向,另一种倾向则处于隐性或辅助地位。现实主义使得美国在维护和扩张国家利益的实践中走得稳、行得快,偏向于能够切实获取物质性的利益和好处,而理想主义能使美国站得高、看得远,偏向于注重使其不迷失自我,突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两种外交传统如同是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拥有两千多年"诗"的传统的中国无疑是一个诗化的国度,当历史来到公元十世纪,中国进入了"理学"的时代.在庄子逍遥一梦的飘思和禅宗"雁过深潭、影沉寒水"的化境之后又迎来了陆王的性灵发露、良知显现、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的天人合一之境.即使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主义豪言壮语下面也深深隐藏着一个更为根本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张佳玮 《世界博览》2013,(10):84-84
并非只有中国人喜欢去富人家吃拿卡要,世界人民都"打秋风",只是没这词而已。中国人,什么字都往雅了谈。比如上门吃拿卡要,叫做"打秋风"。米芾札里有词,日"打秋丰",想来意思很顺:人家秋天丰收啦,你上门去打两把,和"打土豪"差不多。但"打秋风"听来就风雅了。《儒林外史》里,张静斋拉着刚中举的范进去县令处打秋风;《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实质也是打秋风。  相似文献   
5.
李学宇 《科技信息》2007,(10):196-196,166
有人这样评价语文教育:成绩最大,但同时问题又最多。事实上,语文教育的改革牵扯到方方面面,既有课程的改革,又有教学方式的改革。为此,许许多多痴心改革的人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成绩有目共睹。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教育改革将步入一个会更理性的阶段。课堂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  相似文献   
6.
宋徽宗执政25年间,其外交思想有着巨大的变化。宋徽宗在执政前期,崇尚熙宁外交,开疆拓土,希望能够重树宋王朝的大国地位,在对夏战争胜利之后,联金攻辽,想兵不血刃和平收复燕云,对外思想中充斥着理想主义。当金兵南下,强攻宋朝时,徽宗一味妥协,其外交思想充斥了投降主义,这种投降主义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直接导致了宋朝的覆灭与两帝“北狩”。  相似文献   
7.
罗洁 《世界知识》2010,(14):28-30
<正>鸠山操之过急;菅直人回归现实,包括在中日关系上考虑不能再让日美同盟"漂泊"。鸠山理想主义的破产记者:今年6月初鸠山首相辞职后,国内曾有学者发表文章称,鸠山辞职意味着"民主党‘清新政治’假象的终结",比如在基地问题上的对美"强硬"、"东  相似文献   
8.
斯特林堡的长篇小说《红房子》和贝尼迪克松的短篇小说《一个现实主义者》是北欧"现代突破"文学运动的先驱性作品。本文通过比较并分析两部作品中刻画作家形象时运用的人物、景物和对话的描写,试图阐述这次文学运动的文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他笔下的阿罗史密斯 ,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医生形象 ,也是他的作品中极少的一个正面人物之一。作者通过马丁·阿罗史密斯的坎坷一生 ,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美国医学界的弊病 ,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在其自传体三部曲中记录了他充满磨难的成长经历,也展现了一个革命者淳朴而坚韧的灵魂。《在人间》中阿廖沙的爱心、抗争、探索、选择及建设性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作者宽广的精神世界,这对身处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生存的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