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9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1,1-双(2-叔丁基砜乙基)十二烷基苯基砜(1)双碳负离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环合反应结果,控制反应条件,在铁催化下可以生成偶联糁烯化的环烯产物(2)为主要产物;不加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产物环丙烷化合物(3)。  相似文献   
2.
Mo/CuZSM-5的微波辐射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微波辐射,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Cu^2+交换度的Mo/CuZSM-5催化剂,并探讨了交换液浓度、固液比、微波强度以及微波加热时间对交换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交换方法、不同交换度下的催化剂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并进一步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交换液浓度和固液比对交换度有较大的影响;与室温离子交换法相比,微波辐射下的离子交换速率和交换度大幅度提高.对不同催化刺样品催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活性与Cu^2+含量密切相关,Cu^2+的适量引入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微波辐射离子交换并未改变分子筛载体的结构;Cu^2+的引入促使更多的活性物种分布在催化剂外表面。  相似文献   
3.
N- 正辛基- 1, 2- 苯并异噻唑啉- 3- 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高效的工业杀菌防霉剂.本文合成的N-正辛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是一个新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文献专门报道.经过探索性研究,确定由重氮盐二硫代,酰氯化和溴化闭环3步得到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总收率达51.2%,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认.  相似文献   
4.
通过邻甲酰苯甲酸在碱性条件与丁酮发生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经酸化环合合成了3-(2’一氧代丁基)异苯并呋喃-1(3H)-酮。  相似文献   
5.
从草炭、褐煤、风化煤3种腐殖化程度不同的物料中提取了3种不同的胡敏酸,分别对其进行酒精分级,并对各级分的碳、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胡敏酸中.草炭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强,芳构化度最低.分子量最小;风化煤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弱,芳构化度最强,分子量最大;褐煤胡敏酸则居中。  相似文献   
6.
以对甲氧基乙二醛一水合物、3-苯氨基-5,5-二甲基-2-环己烯-1-酮和4-硝基苯胺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乙醇溶剂中,微波辐射下多组分一步法合成标题化合物C29H27N3O4.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Mr=481.54,晶胞参数:a=0.617 80(5)nm,b=1.291 04(11)nm,c=1.606 78(13)nm,V=1.237 45(18)nm3,Z=2,Dc=1.292 Mg·m-3,μ=0.087mm-1,F(000)=508.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R=0.059 3,Rw=0.134 8.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吡咯环为芳构化的共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压力及催化剂水蒸汽处理条件对石脑油在稀土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非临氢芳构化制取高辛烷值汽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明显影响而压力的影响不太明显,高温、低空速有利于非临氢芳构化反应,但其中高温会导致C+5收率变低.在相同处理时间(6 h)下,随着催化剂的水蒸汽处理温度的升高,其初始芳构化活性下降,但催化剂的芳烃产率随着水蒸汽处理温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550 ℃水蒸汽处理温度下,催化剂芳烃产率最高,为催化剂最适宜的水蒸汽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HZSM-5及其Zn改性的催化剂上、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丙烷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锌改性后的Zn-ZSM-5催化剂与HZSM-5相比,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可提高丙烷转化率与芳烃选择性。在520℃,丙烷重量空速为0.74h~(-1)条件下,在Zn-ZSM-5上丙烷转化率达94.3%,芳烃收率达50.4%。实验中还应用TPD技术以NH_3为吸附质研究了Zn-ZSM-5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改变对其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Zn盐对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考察其在混合C_4烃类芳构化上的催化效应和工艺条件。实验表明,Zn-ZSM-5催化芳构化的性能优于ZSM-5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20~530℃、重量空速1.0h~(-1)以及常压不临氢条件下,连续反应8h,C_4~C_8芳烃的收率逸42%(wt),液态烃中芳烃含量高达99%(wt)。催化剂累计反应160h,每反应8h后用空气再生2h,其催化活性仍可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对机械混合法制备的Mo/HZSM-5催化剂进行蒸汽后处理,利用XRD、XPS等表征催化剂的晶相结构、Mo物种的分散度,在关联催化剂活性评价基础上,研究了催化剂的蒸气处理过程对Mo物种的分散度及其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上,Mo物种主要以微晶的形式分布在分子筛的外表面,由于缺少分子筛孔道择形保护,便于积炭副反应的发生.经高温蒸气处理后,催化剂上Mo物种的分散度显著提高,有较多的Mo物种迁移至分子筛的孔道内,并与B酸发生强相互作用生成钼氧二聚体,有效地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因此,蒸气处理的Mo/HZSM-5催化剂的芳烃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较传统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