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种不同结构的熔融浸渍模具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预浸带,测试了模具结构对预浸带的孔隙率、纤维断裂率、界面形貌、纤维分散均匀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纤维浸渍模型和纤维断裂模型,并通过理论模型对预浸带的孔隙率和断裂率进行理论预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预浸带的浸渍程度和纤维断裂率,可用于浸渍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本文范围内,与波浪形模具相比,斜齿形模具的多楔形区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预浸带孔隙率和提升纤维分散程度;波浪形模具的流道圆角半径较大,楔形区个数较少,与斜齿形模具相比,可有效降低纤维断裂率并提升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献[1~6]报道:“铁同强碱不发生作用”.我们用干燥的铁粉和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实验证明:铁能跟强碱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3.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纤维材料"重点学科,并与纺织、物理、生物、医学等学科相交又,致力于制备新型高聚物原料和纤维新品种研究、新型纺丝工艺和成形理论研究及环境无害化加工工程等研究,创造高技术、高水平新型纤维材料.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3项.  相似文献   
4.
5.
不同结合剂对熔融石英窑具性能与析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对熔融石英结构、不同结合剂结合的窑具性能和高温析晶结构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结合剂含量的性能比较,确定最佳配方(高铝结合剂最佳含量为30%,粘土结合剂最佳含量为20%),高温烧成析晶结构(α-石英,α-方石英,莫来石)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6.
PP/T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TiO2复合材料,并研究了TiO2的表面处理、含量及粒径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两大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酯类偶联剂能很好地改善TiO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TiO2所填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TiO2(微米级);而且处理后的纳米TiO2在填充量为4%时对PP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煤灰熔融温度多项式模型的偏回归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煤灰中的化学组分对熔融特性温度的贡献,借助我国69种重要的商业用煤的灰熔融特性温度和灰中SiO2和Al2O3等6种主要化学组分的测试数据,利用多项式模型的偏回归函数分析方法,对煤灰的熔融特性温度进行一至四阶多项式模型回归分析,获得了各化学组分的偏回归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各化学组分的偏回归函数能够表现熔融温度对应于该组分变化的趋势;同一组分偏回归函数不同,该组分对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CaO和TiO2的偏回归函数反映熔融温度变化趋势的可信度最高。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煤灰熔融特性温度的数学模型和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纺丝制备高聚物纳米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的电纺丝装置获得高聚物纳米纤维,发现不同高聚物纳米纤维具有不同的直径范围。对影响所得纳米纤维直径的静电压、高聚物溶液浓度等过程参数作分析,认为静电压与高聚物溶液浓度是影响试验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其他工艺参数的调整。同时,结合静电喷雾及高速纺丝的理论对纺丝电子流体动力学过程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DSC、X-射线衍射和密度梯度管等技术研究了二醋酯纤维的结晶、取向等结构特性,初步探讨了不同纺丝工艺对纤维结构特性的影响,发现:二醋酯纤维存在两种晶型结构,结晶度和取向度都较低;以相同二醋片为原料时,纺丝工艺对纤维的结构特性有影响但不明显,而烟用纺丝工艺和纺织用纺丝工艺之间的差别对纤维结构特性的影响则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纳米CaCO3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CaCO3对PCL结晶性能和CaCO3含量对PCL/CaCO3复合材料力学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DSC结果显示纳米CaCO3对PCL的成核结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辐照交联使PCL的结晶熔融温度和开始结晶温度提高5℃以上;DMA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模量随纳米CaCO3含量增加而增大,但高于40%后基本无变化。纳米CaCO3含量在5%~15%范围内能明显提高PCL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杨氏模量;辐照交联也起到增强各组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其变化的规律与交联前一致。复合材料经辐照交联后具有形状记忆特性,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形变后的材料在熔融温度下开始回复所需时间缩短,回复速率加快,所有组成的样品在所测试的实验条件下最终回复率达97%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纳米CaCO3粒子在PCL基质中无明显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