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将计算二维层流边界层的Thwaites方法和计算二维湍流边界层的Truckenbrodt方法推广,用以求解旋转系统的“准三维”边界层方程,得到了计算旋转螺旋面上三维边界层的一种可迭代求解的积分方法.应用此方法进行了两例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精确解或实验测量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李 伯等四人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物理学》(简称李书)第四章“流体的运动”中,在伯努利方程的推导、描述方面,把“流管”作为研究对象.把该方程中的压强看成是“与静止流体中的压强相当”是错误的。流动流体中的伯努利方程,本质上是质点系功能原理对定常流动流体的应用。流线和流管是两个为了清晰描述流体流动情况而借助的抽象概念,并不是实在的物体,研究问题时只能把流管中的流体作为对象。伯努利方程中的压强,不是静压强。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求解龙抬头泄洪洞反弧段流场的新方法--流线迭代法,该方法直接从流体的运动方程、能量方程连续方程出发、推导出简单的迭代公式,对各种不同类型反弧溢流曲线,均能方便地求得反弧的速度场,压力场和空化数分布,算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与标准k-ε模型相比,精度相似,但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准流线型动车组列车头部外形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型优化设计,措施包括加大列车细长比以及改变外部形状等.应用CATIA软件通过创建列车头部曲面的主型线、中间控制线等步骤,完成了列车流线型头部的三维曲面模型设计,同时应用曲线曲率梳工具,通过调整控制点的位置,完成了控制线的位置调整.流线型列车头部曲面的静态光顺性评价表明被测区域达到了曲面光顺的要求.应用CFD技术,采用三辆编组形式,模拟计算了两种列车在6种不同速度时的空气阻力.结果表明:与准流线列车相比,流线型列车在降低列车运行空气阻力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两族相对流面的三元流动通用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流线曲率法在离心风机三元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依据离心叶轮的进、出口流动状态,子午面压力平衡原则,回转面叶片加载规律,详细论述了离心叶轮的几何参数优化准则,子午面和回转面通道的成型准则。对5-29№5.5离心通风机叶轮进行了三元优化设计,并和原一元风机一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风机效率比一元风机平均提高5%,高效工况范围(>80%)拓宽近30%。  相似文献   
6.
对遵循Oldroyd B型粘弹性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线迎风Petrow-Galerkin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稳定化有限元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粘弹性流体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应力方程对流控制占优引起的拟振动现象和有限元空间组合不匹配产生的不稳定现象。近似应力,速度和压力分别是Pk连续的,Pk 1和Pk的(k≥0)。假定连续问题满足充分光滑且小的解,则由不动点定理可得近似问题解的存在性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SEM)与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Ti(合金)/Cu/不锈钢(S.S)爆炸复合界面层的电子显微组织特征,分析了界面层成分再分布规律及化合物的形成。结果表明,CU/S.S界面层具有明显的爆炸焊接波状组织,波长约200μm。Ti/Cu界面层呈锯齿波状,比较细小,波长仅30~40μm。在中间过渡层Cu,观察到大量的应力应变流线,显示爆炸复合过程冲击波流动特征。SEM照片及EPMA合析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快速爆炸焊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冶金物理反应,形成多种反应产物。界面层除发生塑性形变外,还存在相互扩散,熔化和回复再结晶。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梯度线圈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具有轴向磁场的圆柱型表面梯度线圈的设计与优化.应用基本场理论,分析产生所需梯度分布场的无限长连续分布的柱面电流系统,并构造相应的线圈结构.通过对该线圈各项指标的综合优化,设计出用于LMW-400型常导磁体上的梯度线圈,实测与设计指标相当,满足成像需要  相似文献   
9.
用流线方法模拟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立了实用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数学模型,在力求模型简化的同时,较为全面地考虑了驱替过程的主要渗流机理(如界面张力变化、粘度变化、吸附等)。模型忽略了微乳相的形成,适用于低pH值三元复合驱体系。用流线方法求解该模型,在结合边界元方法确定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流线分布的基础上,对流管内的一维渗流问题求解。应用显式全变差递减(TVD)法求解饱和度方程;求解浓度方程过程中,采用Crank—Nicolson差分格式进行空间项离散,对时间项变量进行了拟线性处理,保证了计算的稳定性。新建模型具有输入参数较少、计算快捷的优点,并适用于任意形状边界条件下各种井网配置的复合驱驱替动态计算问题。与化学驱软件UTCHEM的计算结果对比,证实该模型计算结果可靠、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铁金华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乘客的进站效率,通过采用对实际客流量及设备进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了乘客进站过程中必须通过的设备优化配置问题,分析了高铁站进站流线与客流流线的评价指标.利用GPSS语言建立了高铁金华站乘客进站流线及其仿真模型,对金华站进站流线上的设备数量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乘客进站乘车的服务时间,提高车站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