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1.
法国杰出的女权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出版于1949年,它对当代世界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女性,作为相对于男性的一种性别,以及担当孕育生命使命的一种生物体,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现代女性要想摆脱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的偏见,必须要能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进行独立、自由的思考和行动,并最终与男性一起构建和谐、平等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集中体现了其女性主义思想。由于波伏娃和让·保罗·萨特的特殊关系,使得她在写作《第二性》的前后受到了萨特的影响。这就使《第二性》所反映的女性主义思想带有浓厚的存在主义底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对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的女权主义小说《女勇士》进行解读,探索了小说中描绘的父权制和种族主义双重压力下女性的生存处境。通过剖析主要女性人物的"内在性"和"超越性",指出小说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1,(21):85-85
全球女权主义的圣经《第二性》自1986年以来先后有4个中文译本,但是中国人并不确切知道波伏娃到底说了什么,因为国内的《第二性》译本都是根据英语译本翻译。而且都是英泽本的节选译本。  相似文献   
5.
张云超 《科技信息》2008,(14):226-226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著名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深刻地揭示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并提出了她的男女平等观念即: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承认男人和女人作为主体的平等地位,承认双方都是自由的、完整的和独立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