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潍坊学院学报》2015,(4):65-6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主旨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亮点在于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即依法执政理念的确立。明确全面、无缝隙的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把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借鉴外国经验和通行的先进政治文化理念以及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也给予了明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执政信任的形成、实现、巩固和增强,需要执政者追求并实现公正合理的执政理念,树立良好卓著的执政形象,特别需要执政者公正、为民、清廉、诚信;同时还需要执政者建立与健全民主制度,实行法治。执政信任是社会团结的重要道德基石,是执政者的政治灵魂和政治生命,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力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239-239
法治国是我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提高国民的法律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教育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法律随着商品的生产与交换的发展导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进入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是一种公共秩序与公共权威的象征和保障,体现正义、公正与理性,依据在运行状况良好的制度平台上的法律,提供了一种程度和性质的社会主义、公平、秩序以及民主、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法治和德治的争论在东方和西方产生了相似的激烈争论。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约 30 0 0年并将继续。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道德是法治的环境。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法治和德治都不可或缺 ,不可丢弃。要建设一个文明、民主和强大的中国 ,依法治国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律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法的作用有淡化之趋势。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是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又一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在当代中国的存在仍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故应对其予以重新分析和审视,实现其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置于新的国际法律环境中,向多渠道、多途径发展延伸。教育服务贸易是教育实力的比较,教育法治环境建设是重要内容,营造我国教育发展适宜法律的环境,可以促使国内外教育服务有益互动,以保持我国教育在新的途径和渠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树立而且要率先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国家公职人员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就是要坚持法律高于一切 ,严格依法办事 ;就是要确立公民权利意识 ,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