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油橄榄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既可以食用也可以榨取橄榄油.油橄榄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就其近年来国际上有关油橄榄传粉和坐果、品种鉴定的新途径,特别在育种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油橄榄提取物复配左旋肉碱酒石酸盐抗疲劳功能及其安全性,将小鼠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1.05、0.70、0.35g/kg)和1个阴性对照组,用油橄榄复配物对小鼠进行灌胃,连续30d后,测定负重游泳时间及血尿素氮、肝糖原、血乳酸含量;通过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大鼠30d喂养实验,对油橄榄复配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灌胃30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无负重游泳90min,高剂量组小鼠血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极显著降低(P<0.01);无负重游泳10min,高剂量组小鼠血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无显著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油橄榄复配物无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并且在30d喂养实验期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复配物有明显的抗疲劳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针对甘肃省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对油橄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分析了甘肃省油橄榄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推动甘肃省油橄榄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铅中毒小鼠肌肉组织DNA甲基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健康小鼠,每日灌胃醋酸铅溶液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OLE进行治疗,连续用药30d,检测肌肉组织DNA甲基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灌胃OLE后肌肉DNA甲基化水平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结论:OLE对铅中毒小鼠有一定的疗效,能影响肌肉组织DNA甲基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阻止铅对肌肉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分子机制.将50只健康小鼠分正常组、模型组、OLE低剂量组、OLE中剂量组和OLE高剂量组.用高脂饮食9周建立小鼠NAFLD模型.造模第2周起用OLE(250mg/kg、500 mg/kg、1 000 mg/kg)进行灌胃治疗8周.利用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CPT-1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OLE干预后,肝脏CP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OLE可通过提高CPT-1表达水平来调控肝细胞脂肪酸β氧化发挥作用,抑制NAFLD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铅中毒小鼠心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健康小鼠,每日灌胃醋酸铅溶液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OLE进行治疗,连续用药30 d,检测心肌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灌胃OLE后心肌SOD和GSH-PX活性升高,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结论:OLE对铅中毒小鼠有一定的疗效,能影响心肌ATP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阻止铅对心肌的毒性.  相似文献   
8.
裂环烯醚萜作为油橄榄叶中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其它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油橄榄叶中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丰富的油橄榄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油橄榄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探究油橄榄不同品种苗期的抗寒性,以甘肃陇南油橄榄适生区表现优良的油橄榄5个栽培品种(豆果、鄂植8号、佛奥、莱星、柯基)2年生扦插苗为试材,人工模拟低温胁迫,测定其光合指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影响5个供试油橄榄品种幼苗的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低温胁迫下, 5个供试油橄榄品种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呈增加趋势;随胁迫温度降低,各品种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得出5个供试油橄榄品种幼苗的抗寒性排序为莱星>佛奥>豆果>柯基>鄂植8号.低温胁迫影响油橄榄幼苗的光合特性,使其光合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可溶性糖、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在油橄榄幼苗耐寒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莱星和佛奥的抗寒性较强,可作为冷凉地区示范推广的耐寒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叶片功能性状特征,筛选出研究区域的优良品种,为四川盆地油橄榄的推广和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盆地相同生境中的9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及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和评价。【结果】9个油橄榄品种间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出了一定的种间差异性,‘阿桑贝拉’(‘Assanbella’)、‘颚植8号’(‘Ezhi-8’)、‘莱星’(‘Leccino’)、‘豆果’(‘Arbequina’)、‘克罗莱卡’(‘Koroneiki’)和‘皮瓜尔’(‘Picual’)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较优,其中‘阿桑贝拉’最优;‘柯拉蒂’(‘Coratina’)、‘小苹果’(‘Manzanillo’)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较差,‘格洛桑’(‘Grossane’)最差。9个油橄榄品种叶片厚度、叶干质量和营养元素含量两两间变化趋势相同,光合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结论】9个油橄榄品种在相同生境下叶片功能性状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性。9个品种中以‘阿桑贝拉’、‘颚植8号’、‘莱星’、‘豆果’、‘克罗莱卡’和‘皮瓜尔’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较优,可在川中盆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