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SYS软件在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国顺  刘世忠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44-145,224
本文首先介绍了箱梁剪力滞效应及其常用求解方法,然后详细地阐述了ANSYS中的板壳单元Shell63的性质和应用要点.最后结合一具体箱梁实例,应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ANSYS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ANSYS对薄壁箱梁剪力滞进行有限元求解结果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2.
3.
陇东地区曙光油田长6~3特低渗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录井和实验分析资料为依据,以综合研究为手段,以曙光油田长63储层为对象,对陇东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特征及其含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曙光油田长63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为进积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含油性向上部变好;河口砂坝砂体是其主要和良好的储层类型.三角洲前缘主体区为良好储层的主要发育场所,也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垂向沉积层序及其横向进积配置控制了长63储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发育及其综合特征的演变;平面沉积相带控制了长63储层沉积类型、叠合程度及岩性和物性的综合展布,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1,(9):110-110
2011年8月10日,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就焦化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进行调研。在焦化厂,李小鹏一行先后参观了7.63m焦炉、干熄焦和脱硫制酸等生产工序,认真听取了公司董事长李晓波对焦化厂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5.
6.
7.
8.
使用电化学阻抗法(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野生型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EoCen)在玻碳电极表面的吸附特性及EoCen与Eu3+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发现EoCen在电极表面的吸附不受电极电势的影响;EoCen与N端中心蛋白(N-EoCen)的吸附性相比,吸附速率相近,吸附自由能相近。CV和EIS滴定实验都证明Eu3+与EoCen形成了配位比为4∶1的配合物。并且滴定曲线能够区分EoCen上的四个金属离子结合位点,与使用光谱方法不能有效区分这四个位点相比,电化学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电化学方法测定电极反应电化学Peltier热.实验中将高灵敏度热敏电阻紧贴于工作电极表面,结合SRC-100溶解-反应量热仪与电化学工作站组装成高精度热电化学测试系统,其控温精度达±0.001K.运用该测试系统分别对5个不同浓度等物质的量比的Fe(CN)63-/Fe(CN)64-体系阳极过程进行恒电流极化,得到该电极反应电极电势和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运用热电化学方程,得到298.15K时Fe(CN)63-/Fe(CN)64-体系阳极过程电化学Peltier热,分别为41.51 kJ/mol(0.075 mol/L),43.48 kJ/mol(0.10 mol/L),46.95 kJ/mol(0.15 mol/L),50.77kJ/mol(0.20 mol/L)和54.81 kJ/mol(0.25 mol/L),由此获得该温度下的标准氢电极反应在绝对标度下的熵变.  相似文献   
10.
BMP2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体外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和迁移并促使其凋亡的作用机制,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Ad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AdBMP2)感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核录因子κB(NF-κKB)、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激酶4(MKK-4)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发现.AdBMP2降低MG63中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8.2%和42.5%(P<0.05);但未能检测到对MKK-4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BMP2可以显著降低细胞中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