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使白炭黑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大量实验,研究了在SiO2含量相同或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种的表面活性剂在其含量改变时,对提高白炭黑DBP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传统的酸性硅溶胶两步法生产白炭黑的工艺基础上,增加一次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过程,从而获得吸油值高、比表面积大、具有气凝胶特性的优质白炭黑·同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使白炭黑改进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物、化学改良对重度盐碱化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持水特性及供水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生物、化学两种方式改良后,耕层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水分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生物、化学改良后,0-20cm土层土壤微结构中大粒级颗粒含量增加,小粒级颗粒含量减少,土壤比表面值降低;土壤持水力降低,但有效水含量和比水容量增加,土壤供水能力增强。化学改良效果要好于生物改良。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个分形几何模型(Fractal geometry model)。用它描述固体粉末体系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金属粉末体系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单分子反应为例,研究了与烧结有关的若干因素。将理论预测与已有实验进行比较,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比高比表面多孔型SiO2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表面修饰钴的SiO2复合体。经XRD,电子能谱,TEM检测发现表面修饰组分钴在SiO表面均匀坦协,且复合体在丙烯还原一氧化氮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不同的酸(HCl,HNO_3,HAC)对湖南浏阳永和海泡石矿进行处理,经X—衍射定量分析样品,证实海泡石含量均比原矿有很大的提高,变化最大的是经HAC处理的样品,含量由原矿的23.4%提高到71.3%.测定样品的比表面和比孔容,均比同温时原矿的比表面和比孔容增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比表面由104m~2/g(原矿)增至281m~2/g(HCl酸处理样品),比孔容由0.189ml/g(原矿)增至0.625ml/g(HNO_3处理样品)。各种酸处理样品,分别在160°~900℃热处理后,比表面和比孔容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无孔粉末比表面和平均粒径的关系,列出了用简化氮吸附法测量范围内的典型数据,用实验数据讨论了制备条件对粉末比表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BET模型是最成熟、最常用于比表面测试的计算方法,然而,针对页岩样品在液氮温度下的氮气吸附数据,选取0.05~0.30间的相对压力点(适用于中孔材料)进行BET比表面计算时,将出现回归曲线相关系数较差、常数C为负值(无物理意义)情况,这一问题往往被测试者忽视。通过页岩的二氧化碳吸附数据运用DFT模型,计算出页岩的微孔分布可知,页岩含有大量0.5~1.0 nm之间的微孔,页岩纳米级孔隙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是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即页岩并非孔径分布较窄的介孔材料。通过调整相对压力点的选取范围,在相对压力0.05~0.20下计算页岩比表面其相关系数能达到0.999 9以上,且在Y轴上产生正截距,该相对压力范围更为合理,计算出的BET比表面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高比表面氮化硼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很多制备中孔六方氮化硼的新方法新工艺,通过比较水(溶剂)热合成法、模板法、有机前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几种主要制备方法,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并对高比表面六方氮化硼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MnCl2和(NH4)6Mo7O24· 4H2O为原料,制备了MnO2/MoO3复合物,并将其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得到介孔MnO2.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比表面进行了表征,样品为介孔α-MnO2.电极循环伏安研究表明:在1 mol· L-1 Na2SO4溶液中,电位窗口为-0.2-0.8 V(vs SEC)范围内,5 mV·s-1的扫描速度下,制备的介孔α-MnO2的比电容为345 F·g-1.  相似文献   
10.
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SBA-15,利用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O2/P123摩尔比、反应溶液酸度、共溶剂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P123摩尔比的增加,介孔分子筛SBA-15的比表面无显著变化,孔径、孔容逐渐减小;随着反应溶液酸度的增强,样品比表面无明显变化,而孔径、孔容则明显变大;不同共溶剂的扩容效果不一,其中三甲苯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