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与普及   79篇
综合类   5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天山长阿吾子蛇绿岩中的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首次发现了由原榴辉岩相岩石经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形成的异剥钙榴岩.该异剥钙榴岩主要由钙铝榴石、透辉石、葡萄石、绿泥石和少量榴辉岩相变质矿物绿辉石和铁镁铝榴石等组成.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该异剥钙榴岩是在超基性岩二次蛇纹岩化过程中由榴辉岩相岩石经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形成.异剥钙榴岩化过程开始于370~410℃/650~850MPa;大规模的异剥钙榴岩化出现在200~350℃/400~600MPa的温压条件.在P-T图上由榴辉岩相到异剥钙榴岩构成了明显的退变轨迹,这表明西天山长阿吾子异剥钙榴岩是由原榴辉岩相变质岩石抬升、回返过程中发生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形成的.异剥钙榴岩并不只限于洋底变质的构造环境中,也可以形成于俯冲带中.  相似文献   
2.
刘景波  吴颖  国联杰 《科学通报》1997,42(23):2531-2534
榴辉岩与其围岩片麻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争论焦点是榴辉岩和围岩片麻岩类是否经受了同样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这一争论同样也反映在苏鲁-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从部分围岩片麻岩中找到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认为榴辉岩类和它们的围岩片麻岩有同变质的历史,部分找不到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的片麻岩被认为是强烈退变质改造的结果;另一种看法认为榴辉岩有两种围岩片麻岩,一类围岩与榴辉岩有同变质的历史,该类围岩片麻岩紧密共生在榴辉岩周围或与榴辉岩互层产出,它们同榴辉岩一起以构造方式混杂在另一类相对低压的片麻岩中。很明显,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榴辉岩与其围岩片麻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山 《科学通报》1997,42(8):862-866
<正>深部岩石高温高压下物理性质是制约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解释、建立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模式、探讨超高压变质带俯冲和折返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震各向异性(Seismic anisotropy)和S波分裂(Shear wave splitting)研究已成为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的新方向,但目前有关超高压岩石的实验数据尚十分缺乏例如,目前国际上对榴辉岩地震波速实验研究最详细的成果应属Fountain等1994年对挪威加里东造山带榴辉岩的研究,该研究系统测定了至600MPa不同压力下榴辉岩和有关麻粒岩的P波速度和波速各向异性,但未研究S波以及温度对波速的影响.本文报道了大别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和组构定向条件下精确测定地震P波、S波、波速各向异性、S波分裂、泊松比、密度和体积变化的初步成果,探讨了实验结果在大别超高压带深部结构、组成和莫霍面性质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南天山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西南天山造山带分布着一条长200km的蓝闪片岩带,该带西延与吉尔吉斯南天山阿特巴什蓝片岩-榴辉岩带相连,在我国境内一直没有发现榴辉岩.笔者于1995年夏季前往昭苏县阿克牙孜河上游进行考察,发现了榴辉岩,现简要报道如下.1 区域地质概况及榴辉岩的产状特征西南天山造山带是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间的古生代造山带,为古亚洲洋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构造域.沿造山带北部展布有一条近东西向的早古生代缝合带,即中天山南缘断裂带.缝合带北侧为由前寒武纪角闪岩相变质岩、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岛弧火山岩和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榴辉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应用阴极发光和离子探针技术, 对北祁连山高压变质带两个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结构和形态学观察以及原位U-Pb定年. 所获得的年龄值分别为463 ± 6 和468 ± 13 Ma, 代表了本区榴辉岩相变质时代. 这是北祁连山加里东期高压变质作用的最早记录, 可能代表了大洋板块俯冲进入上地幔经受榴辉岩相变质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山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锆石SHRIMP定年研究表明,祁连南缘柴达木山花岗岩与超高压榴辉岩是构造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形成的,即加里东早期,该区存在洋壳-陆壳碰撞,形成榴辉岩;加里东晚期,存在陆壳-陆壳的碰撞,形成了该花岗岩体。该岩体的SHRIMP年龄为446Ma。  相似文献   
7.
河南“冷”榴辉岩中P2/n,P2,C2/c结构绿辉石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明 《科学通报》1994,39(21):1974-1974
绿辉石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成分的辉石矿物,通常在榴辉岩中大量出现,其成分大致上由50%透辉石分子和50%硬玉分子组成(Di_(50)Jd_(50)),另外还含有少量锥辉石分子(Ac).通常用Di-Jd-Ac图来投影其成分,投影点落在Di-Jd联线的中间.在绿辉石与透辉石和硬玉端元之间有两个不混溶区,但许多电子探针成分点都落在不混溶区内(例如Di_(75)Jd_(25)),造成解释上的矛盾.绿辉石的结构也很复杂,主要为C2/c结构,也有P2结构和P2/n结构.C2/c结构是  相似文献   
8.
北秦岭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胡能高 《科学通报》1994,39(21):2013-2013
近年来,在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部相继发现了多处含柯石英榴辉岩,这些超高压变质岩均产在南秦岭造山带.1993年在陕豫交界的秦岭群中发现了榴辉岩等高压变质岩,最近又在榴辉岩中发现了柯石英,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9.
10.
大别山金河桥榴辉岩中金红石Zr温度计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宇  李秋立 《科学通报》2007,52(22):2638-2645
对大别山金河桥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分析, 得出其Zr含量为37~118 μg·g-1, 并且同一薄片内不同颗粒之间的Zr含量存在明显差别. 应用压力校正的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 以压力上限4.1 GPa计算得到的温度(595~678℃)仍比石榴石-绿辉石Fe-Mg配分温度(846±70)℃低200~250℃, 但是比石英-金红石矿物对氧同位素温度及U-Pb体系封闭温度高150~200℃. 这指示, 金红石中Zr的扩散速率明显比Pb和O慢, 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金红石Zr温度高于U-Pb同位素定年体系冷却年龄对应的封闭温度. 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降压扩散和流体参与下的退变质重结晶可能是造成金红石Zr含量降低而没有记录峰期温度的主要因素. 金红石粒间Zr含量的显著差别表明, 金红石中Zr的配分可能处于差异性扩散和退化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