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万历以后,虽然王学取得了与程朱学分庭抗礼的合法地位,但却日显空疏之弊。东林学派乘间而起,反对俗学,力图纠弊,使学术归于程朱正统。拥有东林党魁和文坛领袖双重身份的钱谦益学术上兼宗东林学派顾宪成和狂禅派管志道,既在反俗学的立场上与东林学派保持一致,又在对狂禅的认识上突破东林学派的局限,显示了开放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2.
“发愤”说和“忠义”说是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强调小说应是“发愤之作”,“不愤则不作”,即现代所说的创作激情;后是对小说主的概括,肯定了梁山起义的正义性。李贽的《水浒传》批评思想及其艺术分析在当时的“小说界”影响很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贽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与他思想的开放性分不开的,他为追求自由和解放,时刻都在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剖析,对假道学及落后的传统习惯势力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李贽的学术思想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就可以看出,他的全部理论都是针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出思考后所得出的。所以考察他的学术背景对了解李贽的学术思想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王学和佛教思想两个方面采具体分析它的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5.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急剧变化,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薄孔孟、非圣贤的异端思想此起彼伏,王阳明、李贽、冯梦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李贽的“童心说”向来在文学理论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他的小说评点研究更是开了明清小说评点的先河。试以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例,研究其思想及在小说评点中所提出的人物形象塑造理论。  相似文献   
7.
辨别署名李贽评点的几种《忠义水浒传》刊本的真伪问题,是研究李贽小说评点乃至其文学、哲学理论的基础,对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然众说纷纭,需对各家观点进行回顾与分析,并理清此一问题,方可深入研究李贽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贽是明末力倡男女平等的先驱者 ,正由于是先驱者 ,故一度被视为“异端邪说”、“离经叛道”、“有伤风化”。尽管如此 ,李贽在妇女问题上的许多看法对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贽,明朝晚期著名的思想家,少年饱学,中年入仕,官至姚安知府,继而辞官归隐,不欲还家,这种有才不仕、有官不敢,有家不归之“异端”,随引后入无限之叹求,李贽晚而不归,所归于他生命的永恒追求-“真”与“直”,“真”与“直”是李贽全部思想的基础,亦是他种种行为选择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10.
李贽肯定文学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文学的独立,重释“文”与“道”的关系,提出了“凡艺之极精者,皆神人也”这一极为推崇文艺之价值的命题; 一是推崇俗文学,倡导传奇、戏剧、小说等新型市民文学,提出“时异势殊,则言者变矣”的文艺随时代发展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