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对“新民公学堂”建立之初的背景、特点、时间、地点、规模、生源、性质等方面的探究,追溯辽沈地区兴新学的历史,揭示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教育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浦北张黄镇新民话即客家话,是该镇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文章介绍了张黄新民话的声韵调系统和特点,并列出同音字表。同音字汇共收字3022个。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现状的角度,通过描述宾阳人三大族群:壮族、“本地人”和“新民人”互动的局面,和其结果形成的对“宾阳人”身份的共同认同,概括出“宾阳人”鲜明独特的人文特征,力求澄清对“宾阳人”的偏见和误解,更好地理解宾阳人。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总结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明确意识到并且提出:国家要摆脱困境,必须培养“新民”.他指出“新民”须具备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自由平等意识.他认识到要培养“新民”,必须进行人权教育.梁启超对人权教育高度重视,他强调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也强调从完善法律和教育制度方面加强对人权教育的制度保障.他还身体力行,通过办报刊、兴学校等对民众进行人权教育.当然,梁启超的人权教育思想与实践也有其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20世纪初发表系列评论"新民说"以新颖的理论和犀利的笔触,剖析我国国民腐败堕落之根源,提出改造国民道德的新方案,一时声振天下,颁开改进国民问题的讨论的新风。他用全新的眼光将新民德作为根本救国方案而加以阐发,所以他的诸多理论,旨在批评陈腐的道德而倡扬适于民族竟存的新道德,在当时启迪了一代青年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辽西书院的历史进行了考证,指出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的历史始于1906年创建的新民公学堂。而鲜为人知的新民公学堂的前身则是1887年创建的辽西书院。辽西书院是新民市历史上最早的学府。  相似文献   
7.
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新民公学堂产生的原因,认为维新派倡导创办新学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废科举、办新学,奉天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一批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是新民公学创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建国前新民师范学院具有拳拳报国心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献身于民族解放、国家光明的伟大事业及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剖析了这些人的政治思想状态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的旗帜,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不仅将自由传播到欧洲各国引起了欧洲革命,而且也传播到东方各国。但是,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惨剧令世人感到恐怖和不安。中国的改良派认为法国大革命以自由为号召有其原因,虽然取得了很多自由成果,但是仍不免归于拿破仑专制,而中国不存在用法国式的大革命争取自由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民油田特低渗的特点,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地质建模的方法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得出主要静态影响因素为构造和沉积相;主要动态影响因素为注采井网类型和压裂射孔层位。利用动态生产数据分析、静态影响因素分析和储层三维建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垒民23区块剩余油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民23区块第4.2地质单元复查出未射孔井5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