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5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章金钢  郑仁玖 《科学通报》1992,37(22):2110-2111
  相似文献   
2.
以SPF鸡抗新城疫病毒(NDV)IgG为包被抗体(5μg/mL),兔抗NDVVero细胞培养纯化毒IgG为第二抗体(1∶200~600),酶标记羊抗兔IgG(1∶5000)为指示抗体建立间接夹心ELISA,检测实验免疫鸡、攻毒鸡及现地免疫鸡口腔或泄殖腔外分泌物。结果表明:新城疫无毒力V4疫苗免疫后2d,口腔内病毒抗原随机检出率为4/10,第10天为10/10;泄殖腔为0~1/10,并持续18d以上。滴鼻攻毒后1d,口腔和泄殖腔内病毒抗原检出率分别是8/10和6/10;第13天,泄殖腔内病毒抗原检出阴性。NDV灭活疫苗免疫60d后攻毒,第2天有7/20口腔和8/20泄殖腔检出阳性,并一直到攻毒后第14天。非免疫对照鸡攻毒后第3天直到死亡时,口腔和泄殖腔均可检出病毒抗原。对各地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的NDV免疫鸡群检测发现,泄殖腔NDV抗原阳性率0%~9.3%,分离到8株NDV流行毒株,生物学试验证实这些毒株的毒力属中等毒力偏强或强毒。  相似文献   
3.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排毒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疫苗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Lasota等新城疫强毒和弱毒经口腔接种(剂量为0.25mL),12h后采取泄殖腔棉试样品,利用ND强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排毒的动态监测,并在攻毒前期、中期、后期各试验组SPF鸡的HI效价。结果发现试验组鸡群中个体在第3天开始排毒,20d左右排毒结束,其间在6 ̄7d和11  相似文献   
4.
李影  田波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122-126
膜融合是囊膜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中两个高度保守的七肽重复序列—HR1和HR2是病毒膜融合过程中的重要功能结构域,在膜融合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构象,因此可能是产生中和抗体反应的潜在的靶目标.作者曾发现HR2多肽和稳定的三螺旋蛋白HR2-HR1-HR2(HR212)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NDV)与细胞的融合.文中证实HR212蛋白在家兔中能引发很强的免疫反应,所产生的抗体可识别HR1和HR2多肽序列,并能抑制NDV和鸡红细胞的血凝反应,以及抑制病毒和细胞的融合.研究结果说明NDV HR212复合体在作为病毒和细胞融合的抑制物的同时,所产生的抗体也可以阻断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5.
孔雀饲养场发生一起疑似新城疫病例,经实验室金标抗原检测判断为新城疫病毒感染。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病的症状治疗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7.
汕头市某孔雀场发生以排灰白色稀便、个别神经症状和部分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CND和大肠杆菌(E.coli)混合感染。采用ND油乳剂灭活苗、ND高免卵黄液和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很快疫情得以平息。  相似文献   
8.
张广俊 《河南科技》2005,(12):23-23
近来.我市部分鸡场发生一种以产蛋率下降.排黄绿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过对流行病学的分析.结合临朱诊断与综合防治.最后确诊为强毒新城疫感染,现就发病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37℃条件下,用0.1%和1%胰蛋白酶消化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毒株12和24h后,接种15日龄NDV非免疫雏鸡,接种15d内雏鸡健活,采取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用0.1%和1%胰蛋白酶分别作用LaSota毒株2、4、12和24h后,接种10日龄NDV非免疫鸡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及尿囊液中病毒血凝(HA)效价与对照差异不显著;LaSota、Clone-30  相似文献   
10.
4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为黄芪多糖试验组,每组10只,置于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在第5日龄时对Ⅱ-Ⅳ组每只鸡分别颈部皮下注射0.1mg、0.3mg和0.5mg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d,并于第7和21日龄时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给各组鸡接种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用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Ⅰ组)差异显著,其中以黄芪多糖0.5 mg/只时为最佳使用剂量。由此可见,黄芪多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明显增强对鸡新城疫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