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而抓好青年教员的培养和提高,又是教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一琐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用人观念、打牢基础、打牢基础、拓宽渠道等几个方面说明培养青年教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衡量师资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师职业素质与技能掌握、运用的程度。因而职业技能教育是高师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师院校英语职业技能教育的反思,以及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分析,提出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创新教育的三个层面探讨高师英语职业技能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重读《论语》重识孔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关龙 《科学》2005,57(5):38-39
两千多年来,注释《论语》的有两千多家,研究孔子人生观、哲学观、伦理观、政治观、教育观、经济观、艺术观的著述则数以万计。然而,对孔子的自然观的研究几为空白。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把孔子塑造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高高在上的圣人。今天,重读《论语》,研究孔子的自然观,可以发现历代留存人们心目中的,其实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假孔子或是半真半假的孔子。所以,笔者认为需要重评孔子。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并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法学本科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但目前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存在着师资来源结构和教学主体单一的问题,难以真正落实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这就需要对该课程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面对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认真落实和贯彻该教学理念,摒弃原先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内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习得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核心,知识是关键。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使教育者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观念,教师观上进行转变,尽快适应以人为本新教育观下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7.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以古雅平正著称于世。他的学记文或言兴学、或言自学,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即施民以教化、学行并重、学非“天成”、广其学而坚其守。这些教育观念对宋代教育以及后世学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政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政治学科内容涉及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原本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人文关怀,具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世界。但是,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政治教学在内容设置,教学方式上,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框架的构建与传授,对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缺乏探究和联系,使政治学科陷入高、大、空的状态,师生关系疏远,教学与实际的需求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本主义哲学流派,对教育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21世纪的今天,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对当代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改革、教育科研仍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当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改革的价值,思考改革的走向,贯彻改革的精神,已经成为一个很迫切的任务,存在主义教育观对完成这一任务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认知的基础上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注重人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上。其实质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要贯彻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