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压DBD甲烷二氧化碳转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使用催化剂,吸收剂的环境友好条件下,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加速电子及激励气体分子方法,将CH4和CO2气体激发、电离和离解成CH3,CH2,CH,H,CO,O,OH等活性粒子,并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器内重新组合,生成合成气、气态烃及含氧有机物醇、酸等有价值产物,甲烷的转化率高达60%以上,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加入使甲烷的转化率有明显提高,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气的最佳体积比为3/1.当甲烷体积分数为75%时,可得到H2/CO摩尔比为3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收集到的液体产物主要有醇、酸和水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具体介绍了采用摩尔比法 ̄[1]与有限对数法 ̄[2]测出了杂多酸根离子[Pmo_(12)O_(40)] ̄(3-)的配位比,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讨论。这对研究杂多酸根离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图4、参5。  相似文献   
3.
改性脲醛树脂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甲醛与尿素的终摩尔比对改性树脂的固体含量,固化时间,游离甲醛,胶合强度,预压强度,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含量随终摩尔比的增大而减小,固化时间随终摩尔的增大而显缩短;胶合强度随终摩尔的增大而增大;当终摩尔比在1.0-1.1变化时,预压强度随终摩尔比的增大而减小;当终摩尔比在1.1-1.4变化时,预压强度随终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甲醛释放量与终摩尔比呈线性关系。终摩尔不是影响树脂中游离甲醛的最显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分光光度减色法及其在配合物摩尔比测定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光度减色法测定配合物中摩尔比的三种方法——计算法、斜率比法及斜率-截距法,并成功地应用于Cu~(2+)-PIF(洋茉莉基荧光酮)配合物的摩尔比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R)-(-)-3-氯-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医药中间体(R)-(-)-3-氯-2-羟丙基对甲苯磺酸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以及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6 h;对甲苯磺酰氯与(R)-(-)-3-氯-1,2-丙二醇摩尔比为1.2∶1;催化剂NaOH与(R)-(-)-3-氯-1,2-丙二醇的摩尔比为1.2∶1;以乙酸乙酯为溶剂,(R)-(-)-3-氯-1,2-丙二醇浓度为125 g/L.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物得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6.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苯酐与甲胺水溶液为原料合成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MP),提出了一种合成NMP的新方法,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苯酐与甲胺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4 h,收率达到85.5%.  相似文献   
7.
孔径可调的介孔磷酸铈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性表面活性剂十八胺为模板剂、硫酸铈为铈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铈。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倍透射电镜和液氮吸附手段对介孔磷酸铈的介观结构、微观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是的有序的层状相介孔,层间距为2~3nm。产物主晶相为结晶性良好的单斜晶系的独居石磷酸铈,次晶相为正交晶系的磷酸铈。调整无机铈源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实现磷酸铈介孔孔径在5.5~9.8nm之间可调。该介孔材料的最大比表面积高达113m2/g,孔体积为0.25mL/g。  相似文献   
8.
SnO2:(Sb,In)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了SnO2∶(Sb,In)薄膜,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DSC-TGA)、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亚锡、乙醇和水摩尔比为1∶20∶4时成胶状态最佳,当锑和铟的掺杂量分别为7 %和4 %时,在500 ℃氮、氢混合气氛下煅烧2 h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整,方块电阻大约为40.5 Ω,紫外-可见光透射率达88 %.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o2+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树状大分子与Co2 的摩尔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树状大分子与Co2 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在356nm处;当存在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混合物水溶液在可见光区域几乎没有吸收;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o2 的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356nm处的吸光度增加;随反应时间延长,配合物水溶液的吸光度增加;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o2 的相互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疏水性固体酸Zr(SO4)2·4H2O/AC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Zr(SO4)2·4H2O(ZS)负栽在活性炭(AC)上制备疏水性固体酸ZS/AC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柠檬酸三乙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水硫酸锆的负载量为30%、催化剂处理温度为1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4%、酸醇摩尔比为1:5.5、100℃反应5 h时,产物收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仍保持在93%以上,且易分离,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