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移民途径如何具体化,本文针对开县及淹没区社会经济状况、劳动力特征、就业特点等,探讨了开发性移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揭示了开发性移民在产业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开县坡地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县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近似的乡镇划成5个片区,再将各参评因子的调查数据通过数理分析统计处理。得出各片区坡地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评价。其成果对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均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7,(7):1139-1145
以重庆开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结合RS、GIS技术,选取土壤侵蚀、地形位、景观类型、植被覆盖、石漠化5个生态阻力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单因子加权求和,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综合分析得到开县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海拔低、坡度小、地势较平坦、植被覆盖度大、土壤侵蚀能力较弱、岩溶性不敏感或轻度敏感的地区生态安全水平高,其景观覆盖类别主要为耕地、园地、建筑用地,这些地区可优先作为开县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用地.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熵值法进行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得出耕地利用综合集约度,并以重庆市开县38个乡镇(街道)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开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重要的因素为灌溉指数、化肥投入、人均耕地和劳动力投入指数,开县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集约度区域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5.
古代秦巴先民克服秦岭、大巴山阻隔,开通了数条古道,史称秦巴古道。开县位于秦巴古道重要路段,据有巴夔之喉衿、襄峡之唇齿的战略要地。三峡秦巴古道早在西晋就已经开通,唐代拓展成洋万涪道、洋渠道和荔枝道,传统上又称洋巴道。宋蒙战争时期,秦巴古道开县段是双方必争之地,几易其手,成为影响全局的军事通道。明清时期,开县秦巴古道降为商道,商贸日盛;小川北道、东西向通道、南北向“三纵一横”的小道,构成了以秦巴古道为主伸向四方的开县交通网。历史上,三峡开县秦巴古道不仅是一条经济动脉,一条军事通衢,还是一条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2003年开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为基础,计算并分析了开县2003-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开县的土地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出了评价.从2003年的数据计算结果来看,消费和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开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从时间序列上看,开县的生态足迹连续多年高于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稳定在0.426 538~0.434 438 hm2之间,但生态足迹却呈现较大的波动且与耕地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波动以及生态赤字的波动趋于一致.开县生态赤字严重,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开县经济对农业的依赖过强.  相似文献   
7.
[事件进展] 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高桥镇发生天然气井渗漏事故7000多人疏散 2006年3月26日开县高桥镇4000学生停课 2006年3月27日重庆开县天然气渗漏事故开始实施压井封堵 2006年3月28日重庆开县井漏压井第二方案推迟至第二天实施  相似文献   
8.
重庆开县汉丰湖在三峡大坝和汉丰湖水位调节坝的双重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有别于自然湖泊和三峡水库的特殊水位变动规律;探索一种适合三峡水库消落带水位变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库区所有滨水城市景观生态修复的共同需求。本文在对汉丰湖消落带水位变动及景观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水城市消落带景观基塘系统建设模式,即将消落带生态环境治理和消落带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并探讨了景观基塘系统生态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地形塑造、植物配置及维护管理等内容。研究认为,通过景观基塘系统建设,不仅可以实现消落带景观优化、水质净化以及生境改善等生态服务功能,也可为滨水城市消落带的景观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开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开县200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为"预警"级别,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属于"一般",处于"生态威胁"的土地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探求建立了生态安全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灰色线性规划法,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优化的模式,构建了集"数量"与"空间"、"微观"与"宏观"于一体的优化模型,总结了开县土地利用优化主要对策:严格用地管制,合理安排生态用地;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投入,规避生态危害;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Potential for Wetland Restoration in the Drawdown Zone of Hanfeng L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重庆开县因为三峡水库蓄水形成了汉丰湖。这个人工湖泊由一个调节坝将其与三峡水库划分开。汉丰湖消落带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个湖位于开县新县城旁,并且临近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讨论了汉丰湖消落带的管理设想,特别关注生态设计原则和人工湿地。考虑到湖泊的自然独特性,消落带的管理需要开展探索性实验。考虑到邻近以观鸟为主要目的之一的保护区,消落带的管理必须基于生态系统设计。考虑到邻近开县新城,基于社区的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流域面上和湖岸两个尺度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需要被纳入管理内容。就消落带自身而言,可以认为生态设计应该以实现湖岸稳定、改善水质、湿地生产、保护多样性、科学教育、食物提供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目标为主。可以通过基于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方法提供对湿地价值的认识程度。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会被广泛传播并且会促进开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