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悲秋意识是构成中国古代文人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层面,其核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悲秋意识与中国抒情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二者的结合,密切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心态。悲秋意识对中国抒情文学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决定了悲秋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思维有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二种,其中数学直觉思维有简维性、创造性、自信力等特点,直觉思维的培养可以扎实基础、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重视解题教学,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等方面去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纹样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纹样,传达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纹样大致分为动物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器物类纹样、人物类纹样.不同类型的传统纹样中表现出人们逐步变化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实质从审美角度来说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感知文本中了解社会生活,把握作品思想内涵,从中受到鼓舞和教育,进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等等常常对读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能使学生神潜其中,他们时而精神振奋、时而斗志昂扬、时而欢快愉悦、时而……异想天开。总之,其可以使人物我两忘达到思想升华的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6.
苗福生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46-146,164
物理学本身是一个美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美。引导学生从发现美、欣赏美中,走进物理学科,从科学美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一切物理现象的本质,既可以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又有物理学科素养的中学生,也可以使中学物理在和谐、愉悦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研究工业遗存景观改造的方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生态思想、审美观念、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和厘清从19世纪末期至今工业遗存景观改造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具体分别为萌芽期——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50年代、过渡期——20世纪60至70年代、发展期——20世纪80至90年代和推广期——21世纪初期至今。从而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上为我国工业遗存景观改造地实践找到着力点——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多元视野下的美学观念为指导,以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功能合理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中国音乐的深层审美意蕴,本文从“以和为美”“辩证精神”“线的型态”“虚的意境”“道法自然”五个方面阐释中国音乐所内蕴的特殊音乐审美心理和审美方式,为保护我国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环境的生态平衡做些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反意境说与反意象说以反传统美学的意境和意象理论的面目,分别伴随着朦胧诗与新生代诗登场,前者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后者追问个体的意义。由意象、意境、反意境、反意象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审美观念随时代变化,当代中国形成了以大众审美观念为主流,多元审美观念并存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中,作品欣赏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很大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精神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欣赏,引导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赏析,点燃思维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