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模式归类以及行为特点的分析,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列举其一般规律,以及对行为问题辅导的有针对性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表达性技能,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从加强英语基本功训练,培养写作兴趣,正确辅导学生练笔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90后一代作为新生进入高校学习,对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辅导员参与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性、三类典型新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与学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又来我国已加入WTO,国际人才竞争激烈,这样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就业更加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就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能力参与竞争,能否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很好地明确学业与就业的关系,了解就业对学业的要求和标准,从而根据就业的要求去认真搞好学业。  相似文献   
5.
高校女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竞争的艰难过程。她们常常出现自卑、依赖、焦虑和攀比等心理障碍。女性自身的弱点、严峻的就业形势、落后的封建观念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是造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就业观念、规范就业政策、加强心理辅导、学会自我调节是克服她们心理障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原则,介绍了一个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软件的设计过程、体系结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并讨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笔者教授VB课程中尝试的几种互动方式,以及这几种互动方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大学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学习心理辅导的内涵,并提出了从"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加强自信心的教育和培养、把学习辅导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开设学习心理辅导讲座和个别辅导日"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汪前进先生找到我,告知广西民族学院的学报打算出一期有关何丙郁先生的专集,约我写一篇稿子,我未加思索,一口应承下来,因为我深心里早有此念了.关于何先生的生平和学术研究,王锦光和闻人军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专文介绍;90年代,廖伯琴女士的文章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使我们对何先生的学术生涯和贡献有了大致的了解.2001年,经胡维佳先生数年的努力,《何丙郁中国科技史论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论集不仅收有何先生有关炼丹、火药和术数方面的论文,还包括数篇介绍李约瑟、鲁桂珍和他本人研究经历的文章.这些论文和文章最初大多发表在香港、台湾和大陆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报上,查阅起来颇为不易,如今汇编成一集,为学术界系统地了解何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实在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善举.因此,就何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已无须本文赘言;本文所想做的是,从过去十来年里与何先生的交往经历中选出几个片段,希望能使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这位睿智长者的可敬和不凡之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