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云南较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的佤族,没有文字,刻木纪事,那么,千百年来佤族的历史和文化靠什么来延续和传承。通过佤族典型的文化特质司岗里神话和木鼓文化,来探讨佤族文化传承的方式,那就是深植于民间,存在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歌谣。正是歌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无文字民族文化信息这种神秘文化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口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讨论了我国汉族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与少数民族妇女从边疆迁徙到内地省区之间的关系。从云南拉祜族和佤族妇女的婚姻迁徙人口统计数据中看到 ,某些汉族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后 ,逐渐突出的婚姻挤压问题引发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徙 ,并从而使得部分小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面临更大的婚姻挤压和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香 《科技信息》2013,(36):94-95
父子连名制是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产物,是父权制巩固的重要标志。在哈尼族和佤族的传统文化中,父子连名制有着重要的地位。为研究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民族迁徙以及各个支系的形成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但由于两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不同,其父子连名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斌 《科技信息》2012,(36):I0102-I0102
孟连县佤族民间文学系世代口头创作和传承之文学,时间跨度长,题材广泛,数量众多,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独特,内涵深厚,反映了佤族的生活、性格特征、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学宝库,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佤族木鼓文化基于木鼓形成,而木鼓本质上是一种发声器具。因此,佤族木鼓文化实质是一种听觉文化,它的生成与声音传播相关。对佤族木鼓文化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佤族木鼓文化生成于声音传播过程中。在木鼓声音"选择传播渠道—约定传受关系—传播界定内容"线性传播过程中,佤族木鼓文化完成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义文化"的生成构建。  相似文献   
7.
沧源佤族民歌是研究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材料,分析具体作品的旋律形态特征、节奏节拍特点、调式调性特点、曲式结构特点、演唱形式等发现,它虽然还处于较原始的形态,但正是这些因素让佤族民歌散发出原始、古朴、单纯的气息,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魔巴是佤族传统社会中的核心人物,在佤族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今天,魔巴依然存在于佤族社会并在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对魔巴依然心存尊重和敬畏,这不能不让我们更加关注,所以魔巴应是我们深入研究佤族文化、探寻佤族文化特质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论佤族原始宗教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原始宗教是佤族幼年时期自然崇拜的产物,它对佤族先民战胜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秩序、传承科学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起过重大作用。认真研究佤族的原始宗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在有效保护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推动佤族人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族群认同的历程,也是民族走向融合的历程。在中华民族繁衍的几千年中,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是一个既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而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历程,往往以沉重的代价而得以实现。在整个民族认同的大背景下,着重以佤族的族群认同为蓝本,试图提出佤族的族群认同特有的差异性,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方案,从而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