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孟浩然的史料、诗作,力图勾勒出孟浩然的形象轮廓,点明其品格的个性特征,并进而分析其个性品格形成的原因及对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宁宁 《科技信息》2007,(1):141-141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两位代表人物,王维和孟浩然在诗歌的创作上都致力于创造兴象玲珑的诗境,追求情景浑融的艺术境界;他们的田园诗都是静观式的。就具体创作而言,两人的诗歌风格又是不同的,王维是以画入诗,色彩明丽,孟浩然多用白描,素淡自然。  相似文献   
3.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历代传唱不衰,对其解析可谓汗牛充栋,但大多定义其为山水田园诗歌,情感表现止于"伤春"说。然反复读之,都觉意味深远。诗中既有繁华落尽、青春不再的"伤春",亦有仕途坎坷、含恨山野的"伤己",还隐现了哀叹朝政、国势趋衰的"伤时"。  相似文献   
4.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一片留恋之情凝聚在遥望的目光里,寄托在远去的孤帆上,融化于滔滔的江水中,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如何引导学生从景物“孤帆”“碧空”“长江”中,深入地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在指导学生抓字眼、明诗意后,采用简笔画、音乐、语言渲染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要超过500万人。今天的"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早在唐朝时,首都长安就有不少"京漂族",如王维、杜甫、孟浩然等文人都曾当过"京漂族",同样是"京漂"但处境却大为不同,王维是佼佼者,王维的好友孟浩然却是失败者,而杜甫"京漂"十余载却屡屡失业……  相似文献   
6.
张旗 《科技信息》2012,(23):151+119-151,119
孟浩然是生活在气象万千、人人都想建功立业的盛唐时代,自幼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启蒙,却布衣终老,实在有些令人费解,下文就孟浩然所受的家庭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等几方面来阐述,由此解读其布衣诗人、人格与诗格。  相似文献   
7.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诗中的美好田园生活离不开鸟儿的点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描写春色时也不忘用鸟儿的拂晓鸣唱来渲染其美丽。我们总能目睹鸟儿翱翔的身姿,也常常会羡慕鸟儿的自由,我们更是喜欢鸟儿将婉转动听的歌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告诉我们和谐的自然是多么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毕生的审美追求是“求真”“求自然”。这种追求为盛唐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范式,它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将日常生活入诗,二是将兴寄入诗,三是独特的抒情手法和入俗致雅的语言风格。孟浩然的创作,扩大了唐诗的题材,有效的抵制了初唐时期的浮靡诗风,谢灵运结合在一起,完成了由陶,谢到王维过渡,将山水创作推向繁荣,孟浩然的创作确立了平淡诗风在盛唐诗坛的地位,开启盛唐诸大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孟浩然与陶渊明在志趣、追求上有很多的契合和相通之处,他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化传统,又有所创新。孟浩然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自觉自愿地归隐,亲自躬耕田野,与农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但他带着盛唐人体味人生、欣赏自然的人生态度去现照景物,既重形也重意,做到了情景交融,并暗合画法,露出画意,直接开启了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盛唐诗歌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以创作题材为依据把王维、孟浩然划归山水田园诗派,而将高适、岑参列进边塞诗派。题材的区别固然导致王孟诗风与高岑诗风的差异,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就其作为盛唐气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在美学追求乃至诗学思想方面都呈现出其种共同性。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王孟诗派与高岑诗派都存在着崇尚建安风骨的倾向,在倡导和实践“风雅”观上也有一致之处。认识到这种共同性,虽然有助我们更真切地理解盛唐之音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