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种君子兰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灯盏细辛内生真菌的研究 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5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46株分类鉴定为5个目、7个科、22个属.结果表明,灯盏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细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辛的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及继代培养、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并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3.0 mg·L~(-1)+NAA mg·L~(-1);适合诱导再生植株并快速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0.8mg·L~(-1)+NAA0.1mg·L~(-1);生根培养基为MS+NAAO.2 mg·L~(-1)+0.5%活性炭。经生根壮苗培养30d左右,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对最适大花蕙兰培养的培养基、激素、培养方式、培养基质等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含有2.0mg/L6-苄氨基腺嘌呤的改良MS培养基中,以液体振荡培养最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改良MS培养基 0.3mg/L萘乙酸有利于试管苗的生根;在腐殖土:棉子壳=3:2(体积比)下移栽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水分亏缺下SA和6-BA对大花蕙兰的生理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亏缺下以外源水杨酸SA和6-BA处理大花蕙兰叶片,研究外源激素对大花蕙兰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对内源激素IAA、ZR、ABA和保护酶S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0.5~4.5mmol/L SA和2.5~4.5mmol/L的6-BA可使IAA含量增高。0.5~2.5mmol/L的SA和2.5~4.5mmol/L的6-BA均使ZR含量增高。0.5~4.5mmol/L的SA和6-BA均有抑制ABA含量的作用。0.5~4.5mmol/L的SA和2.5~4.5mmol/L的6-BA可提高SOD活性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2.5~4.5mmol/L的SA可提高净光合速率(Pt),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2.5mmol/L的6-BA也可提高WUE。  相似文献   
6.
大花旋覆花中的新倍半萜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花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var.chinensis)中分离得到了3个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其结构。其中二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1,6—O,O—diacetylbritannilactone)显示有细胞毒活性。同时,从该植物中还得到了蒲公英醇、蒲公英醇乙酸酯、胡萝卜甙、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7.
宁夏毛细辛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技术、快繁增殖技术、同步化发育技术以及生根苗假植技术.结果表明1.适当浓度的6-BA使各参试品种都能产生原球茎,三个品种平均诱导率约为64%;2.较低浓度6-BA与较低浓度的NAA配合,可使各参试品种原球茎30天的平均增殖率达到4~5倍;3.通过综合调控可以使90%以上的原球茎按照期望的方向同步发育;4.松树皮、碎石、泥炭土按照适当比例混合是假植蕙兰的最佳基质.本研究还总结出了大花蕙兰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法,采用五个处理,对大花蕙兰的原球茎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1+BA 0.5mg·L-1+NAA 0.5mg·L-1对原球茎的增殖效果最好,仅加BA 2mg·L-1有利于原球茎的生长。在继代培养30d后转瓶可以更好地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的水分亏缺对大花蕙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在不同基质及基质含水量下的基质含水量(MWC),叶片含水量(LWC),叶水势(LWP)气孔导度,蒸腾速度,叶绿素含量,以及SOD,CAT,POD活性,MDA和PRO含量及叶片相对透性,结果表明,水藓(SP)基南的保水力高于花生壳掺沙(VPH:Vs=1:1)基质,SP基质临界水分是基质相对含水量的15.86%-12.32%,PH/S基质临界水分16.42%-12.29%,叶片含水量的阈值为87.41%-80.31%。气孔对水分亏缺反应的水势阈值是-0.70-1.35MPa。叶绿素含量对水分亏缺的反应不敏感,叶绿素的变化滞后于水势和叶片含水量,叶片外渗液相对电导率值在水分亏缺处理的后期急剧增加,SOD,CAT,POD活性和MDA及PRO含量变化与水分亏缺之间的变化复杂不宜作水分亏缺的指标,叶片含水量,叶水势可作为大花蕙兰水分亏缺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