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89篇
  免费   1502篇
  国内免费   3613篇
系统科学   4777篇
丛书文集   3005篇
教育与普及   15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00篇
现状及发展   350篇
综合类   58559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039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968篇
  2020年   956篇
  2019年   950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779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1813篇
  2014年   3871篇
  2013年   3554篇
  2012年   4212篇
  2011年   4641篇
  2010年   4548篇
  2009年   4939篇
  2008年   5579篇
  2007年   5094篇
  2006年   3460篇
  2005年   2981篇
  2004年   2440篇
  2003年   1896篇
  2002年   1832篇
  2001年   1659篇
  2000年   1375篇
  1999年   1145篇
  1998年   962篇
  1997年   935篇
  1996年   800篇
  1995年   703篇
  1994年   615篇
  1993年   483篇
  1992年   500篇
  1991年   428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228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时代下,创新扩散的模式和机制正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变化。鉴于此,本文对数字经济中的创新归纳出信息数字化、组织网络化、用户参与化等特征,基于察觉-动机-能力分析模型对创新的扩散机制进行过程建模,并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分析创新扩散。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创新扩散的网络分布不均匀性增加,引起信息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扩散的快速迭代;组织网络化带来产业组织在多个层面的集聚,拉近了企业之间的创新距离;用户参与化使得消费者成为创新的贡献者,增加了创新参与者的数量,企业也因此能够更为精确地捕捉用户需求。数字创新中的三种效应共同作用,改善了技术扩散的速率和规模。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空目标仰角估计时, 多径信号间的混叠严重影响雷达的测角性能的问题,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算法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MIMO)雷达体制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低空目标DOA估计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协方差矩阵稀疏重构的MIMO雷达低空目标DOA估计算法。首先, 对MIMO雷达多径接收信号广义匹配滤波后的虚拟矩阵向量化处理, 并针对向量化后虚拟孔径扩展带来运算量大的缺点, 通过降维处理来减少运算量; 然后利用多快拍数互协方差矩阵中的噪声独立不相关的优点, 降低噪声影响, 提高算法估计性能; 最后转化为凸优化问题进行稀疏恢复。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直达信号与多径反射信号相互削弱的情况下, 仍能有效估计低空目标的仰角, 较L1-SVD和L1-SRACV算法对低空目标具有更好的仰角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多源异构信息环境下,研究融合多源信息的情报分析方法是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和应用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情报源的特点,结合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分析范式框架,分别提出了基于市场与行业视角的多源信息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服务的模式.基于市场与行业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企业竞争情报,可以更全面地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正则表达式和传统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分别存在模式手工提取困难和性能瓶颈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帖分类方法, 采用深度文本挖掘模型TextCNN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TextRNN构建分类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多数问题目的类别上的分类性能优于已有基准方法, 且使用的Adam优化器优于SGD优化器, 使用Glove预训练的词向量优于使用随机生成的词向量. 该方法以提问目的对帖子进行分类, 可为分析Stack Overflow(SO)上的帖子讨论主题增加新维度.  相似文献   
5.
用Guo-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给出半正二阶离散周期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结果, 其中λ>0为参数, [1,T]z={1,2,…,T}, f: [1,T]z×[0,∞)→R连续且存在常数D>0, 使得f(t,u)≥-D, (t,u)∈[1,T]z×[0,∞), a: [1,T]z→(0,∞), 02(π/2T).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不确定环境下信息描述的准确性, 提出了区间值勾股三角模糊语言集(interval-valued pythagorean triangular fuzzy linguistic set, IVPTrFLS), 并研究了区间值勾股三角模糊语言变量(IVPTrFL variable, IVPTrFLV)相关的基本理论. 同时, 针对区间值勾股三角模糊语言环境的多准则决策问题,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区间的组合评价(combinative distance-based assessment, CODAS)方法, 即 IVPTrFL-CODAS 法. 首先, 定义了 IVPTrFLV 的概念、运算法则、Score 函数、Accuracy 函数及距离公式, 提出了区间值勾股三角模糊语言优先加权(IVPTrFL prioritized 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ing, IVPTrFLPWAA)算子, 并对计算规则及算子性质给予证明; 然后, 通过求解属性权重的相对重要性系数, 建立了基于 IVPTrFLV 的改进 CODAS 方法; 最后, 通过实例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及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D-S证据理论可应用于多源数据融合领域,但在处理高度冲突的证据时,可能会出现反直觉的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差异信息量的概念及融合方法.首先,通过信息熵表明证据的相对重要性,采用散度获取证据可信度.然后利用证据可信度优化证据差异度以得到差异信息量,经过计算获取数据的最终权重,并将其作为D-S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分配进行决策.在处理冲突证据、一致证据及不同数量证据等方面的数据融合问题时与其他方法对比,所提方法收敛更快,准确度更高.故障诊断的应用实例表明,所提方法的不确定性更小,优于现存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动气象站作为气象部门的基础业务,同时也是获取气象资料提高气象观测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应的大气综合观测体系建设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和更深层次贯彻,自动气象站作为地面大气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成为为民众提供气象服务,开展精细化天气预报所不可或缺的气象信息来源。但是充分考虑到自动气象站本身在安装过程中其位置的特殊性,结合其结构特点,遇雷电天气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了其安全运行。其主要是因为自动气象站由采集器、传感器和主控微机等三个部分构成的自动化电子系统,它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获取所测的气象资料,从而满足民众的气象需要,其具有网络密度大等诸多特点,因此在安装前应当考虑各方面因素,而这也正是其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所在。该文以分析当前自动气象站防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自动气象站应对措施,以此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强大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更加深化发展的时代,更是名牌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商标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在商标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入手,结合有关商标法律保护的法律制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企业商标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王江艳  唐红杰  王丹 《科学通报》2019,64(34):3623-3631
采用硬模板方法,以碳微球为模板,通过调控铬盐前驱体在模板上的吸附时间以及碳球模板的尺寸,来控制铬金属前驱体在碳球模板上的吸附量及嵌入深度,煅烧制备得到单、双、三、四以及五壳层Cr_2O_3空心球.合成的多壳层Cr_2O_3空心球尺寸均匀、纯度高、结晶性好.将Cr_2O_3多壳层空心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对于Cr_2O_3纳米颗粒其电池性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具体表现在比容量更高,循环稳定性更好,且大电流放电能力更出色.其优异的性能主要得益于多壳层空心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短的离子/电子传输距离,且其内部空腔能起到缓冲由于锂离子反复嵌入引起的结构应力以及电极体积膨胀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四壳层Cr_2O_3空心球由于具有最佳的空腔体积占有率,其锂电性能最为突出,在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高达1031.2 mAh/g,是目前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3倍,有望用作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