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外部性收益的R&D竞争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中R&D行为将形成外部性收益.在此,建立具有外部性收益下的R&D动态竞争模型,分析外部性收益对企业R&D竞争策略的影响,并进行效率分析.主要结论为:一是需要进一步控制行业R&D竞争度及加强政府的激励行为;二是从R&D竞争有效性出发推断网络产业的大型企业数最佳为3个.  相似文献   
2.
谈判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到两种具体的谈判过程,即费率听证和外部性听证.费率听证会是收集对公用事业服务的市场需求、成本和技术的信息机制.费率听证强调两个重要的制度安排.一是费率制定过程涉及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敌对互动关系;二是费率管制的次优程序.对外部性的管制通常包括建立和实施总量标准.总量标准的实施,对收入分配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总量标准的建立是讨价还价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流域开发中的区域外部性不仅影响流域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而且还影响流域中区域协调发展.因此,以西江流域开发为例,对流域开发中区域外部性的概念、特点、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减少流域开发中区域外部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收敛性一直是研究热点,动态外部性成为关注焦点.通过分析动态外部性与城市群经济空间收敛机理,构建动态经济权重模型,判断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然后分析面板数据平稳性,结合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算技术空间溢出水平,准确判定区域经济收敛性.最后,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例证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①空间外部性是影响经济收敛的主要因素,技术空间溢出是关键,SDM较好地描述了此收敛性;②使用SDM分析时必须确保面部数据的平稳性,剔除短期周期性误差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不当影响;③空间权重受地理邻近、产业结构和市场潜能的交互影响,是动态的,且对经济收敛结果影响很大;④环长株潭城市群存在明显经济收敛机制,技术空间溢出效应较显著,仍需要进一步消除限制知识和贸易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交通瓶颈促进城市群技术进步和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活力的来源,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此条件下,还讨论了存在于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重在它是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难在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矛盾重重。为此,本探讨了国有企业定位这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前提,分析了造成改革两难的症结所在,揭示了国企定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骨干网互联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两个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IBP:Internet Backbone Provider)在互联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文章建立了一个合作博弈模型来分析他们的互联决策,决策是建立在厂商利润最大化基础上的,在合作博弈情况下两个IBP选择互联质量追求联合利润最大化,这个合作博弈模型的结论不仅适用于互联网中两个IBP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之间的互联决策,而且适用于IBP和ISP之间以及其他具有网络外部性产业中的两个厂商的互联决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银行的发展实践证明,纯粹的商业动因不足以解释网络银行存在及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网络经济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边际效用、外部性、价值链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网络银行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网络经济中大量存在的网络外部性效应,否定了竞争性市场中实现的单一均衡和市场效率观点,带来了多态均衡和市场无效率的可能。本文基于一个两时期动态博弈模型,以新技术引入市场为例,揭示了形成网络外部性的过程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学角度对嫉妒情绪进行研究,认为消费外部性是嫉妒的起因。消费外部性使个体在消费的效用上相互影响,即个体的效用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消费水平,还取决于其他个体的消费水平。同时,利用消费效用函数,分析嫉妒者的行为,以及被嫉妒者对嫉妒行为的应对策略。研究结论表明:如果社会消费水平相差较小,嫉妒者产生良性的嫉妒情绪,社会达到"和平"均衡;如果社会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嫉妒者会产生恶性的嫉妒情绪,社会达到"约束消费"或"忍受破坏"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