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1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高铁隧道下穿断层破碎带围岩的变形规律,结合山西长治皇后岭隧道断层带施工区段,采用FLAC3 D软件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隧道下穿断层带时,拱顶沉降和拱肩、拱腰收敛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大后减小.沉降和收敛的最大值发生处在断层偏向的一侧.采用FLAC 3 D模拟断层隧道,隧道的沉降收敛突变范围比断层带与隧道接触范围大.在支护措施下各监测断面的沉降和收敛值均远小于预留量.现场监测对比模拟结果,说明模拟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梅河高速公路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梅河高速公路代表性隧道--黄牛坳隧道LK74 613断面围岩的位移和稳定性进行结构计算;结合施工过程进行了LK74 613断面不同位置点的数值分析;动态模拟了该隧洞施工的全过程;对该公路隧道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了合理的参考.该研究对全线其它隧洞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返修巷道时,应根据松动圈的发展特点,科学地、客观地设计支护方案。本文结合我矿三条巷道返修后的变形比较,从而证实了锚杆支护在我矿巷修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围岩量测监控技术在平(安)阿(岱)高速公路青沙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量测的实施过程、量测数据的分析、信息反馈及采取相应措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西北地区某水利工程地下洞室工程为例,采用弹塑性二维有限元法对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开挖后围岩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出了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开挖后围岩应力值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开挖后洞室围岩形成应力集中现象,侧壁位置处产生的压应力值大于洞顶位置压应力值,且洞顶产生拉应力.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对保障地下洞室工程的圆满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返修巷道时,应根据松动圈的发展特点,科学地、客观地设计支护方案.本文结合我矿三条巷道返修后的变形比较,从而证实了锚杆支护在我矿巷修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地下洞室围岩的应力状态,研究了岩爆的极限深度问题,分析了应力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爆的极限深度随水平地应力与垂直地应力比值的增大而减少,并且岩爆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8.
有限元法在围岩稳定性分析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限元法具有计算精度高、对结构形状和荷载形式有良好的适应性等优点.有限元法把分析的连续体划分成许多较小单元,在单元之间满足线性方程,因此有限元法为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开发的有限元软件具有划分有限元网格、计算隧洞围岩在开挖后的有限元各节点应力大小和变形位移、模拟围岩变形图、应力场分布和应力的流动等功能,为设计、开挖和维护隧洞提供了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某隧道为例,应用工程地质学,地质力学的方法对隧道围岩掉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围岩的稳定性用赤平投影进行了解析,对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出隧道中的不稳定块体主要为由于不良地质界面和临空面的相互组合形成的不稳定滑塌体。构造体系的型式为岩体的结构组合型式划分提供了依据,据此就可定性的评价岩体的稳定性,除此而外,隧道岩性及其组合,地应力及构造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是引起隧道围岩掉块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隧洞围岩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探讨水工压力隧洞围岩变形规律,推荐了圆形隧洞弹性抗力系数与拉伸弹性模量、压缩弹性模量的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恰当地利用围岩拉压不同模量比,调整支护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持能力,从而为隧洞围岩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