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征 《科技信息》2008,(23):249-249
习语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习语的使用也增强了我们的表达力度.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形象,本文对英汉习语中的设喻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亚 《科技信息》2007,(22):136-137
比喻是英汉语言中常见的修辞现象,本文通过比较英汉比喻喻体的异同,试提出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英汉常用颜色词汇喻义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翠兰 《科技资讯》2010,(20):233-233
由于受文化的影响,英汉颜色词汇的喻义存在差异,因此必须联系其文化、传统,才能正确理解并翻译。  相似文献   
4.
包燕 《科技信息》2009,(12):88-88,86
动物习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颇具特色的修辞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不同民族在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进而导致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此类习语进行交流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本文试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造成英汉动物习语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互译对策,以期更有效的达到语言的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植物名称及其习语的文化喻义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差异、语言与思维模式差异,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喻义也不同。通过讨论英语中这类植物名称与习语的文化喻义与汉译,可以揭示其中文化喻义存在的渊源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泛化的共性和各民族化的个性也反映到了语言之中,英汉习语中的比喻存在着相同、相似及相异的情况。本对英汉习语比喻中的喻体进行对比,并透过现象研究其深层的化差异,以探求跨化现象在外语教学及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都有以动物作喻体的比喻,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喻体的比较来探讨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全文分为四个部分:(1)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2)喻体相同,喻义不同;(3)喻体不同,喻义相同;(4)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自己民族文化个性特色的“动物”喻体。  相似文献   
8.
翻译主要是译义,形式风格次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对意义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和分类,其中概念义和情景义、描述义和感情义、本义和喻义、主动义和被动义、主题义和次要义是五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意义。辨析这几对意义直接涉及到翻译中对意义的正确理解及恰当表达。在翻译中译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动态的策略。否则,就会影响到语际间信息意义的转换,影响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的瑰宝,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俄语成语异常丰富,它是俄罗斯民族历史积淀的产物。俄汉成语在结构和形象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反映在俄汉成语上表现为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和完全不重合(即文化空缺)。不同文化之间,好比相交圆一们,相交部分是文化的共同点,即重合部分;不相交部分则是各自文化的特色,即不重合部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俄汉文化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从语用角度浅析英语成语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熟很容易引起歧义,主要的歧义现象是成语和普通词语间的歧义与成语喻义和字义间的歧义。歧义的消除有赖于语境、背景知识和我们的百科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