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7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监测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漏失具有隐蔽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有效监测水土漏失是水土漏失研究的难点问题。通过对洞穴滴水示踪、~(137)Cs同位素示踪、模拟试验、数学模型等水土漏失监测方法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洞穴滴水示踪技术监测获得的水土漏失量普遍偏大;2)~(137)Cs示踪法在均质土壤条件下可以定量示踪土壤侵蚀,但还不能定量示踪非均质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漏失;3)水土漏失模拟试验可以揭示一定的水土漏失机理和规律,试验结论与自然界土壤地下漏失情况有一定偏差,实验结果还难以推广至流域尺度;4)当前已构建的地下漏失数学模型对于地下水土漏失的预测还不够准确,其原因是数学模型中的某个影响因子的获取难度不亚于直接监测水土漏失的困难。鉴于当前水土漏失监测方法的不足,需要从水文地质勘测的方法中寻找合理的水土漏失监测法,建立长期监测的机制,为有效防治和阻控地下水土漏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卢琴 《龙岩学院学报》2003,21(Z1):138-139
在综合分析影响新罗区生物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地方、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上,提出转变政府观念、改革教师与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发挥进修学校的职能等措施,以期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快新罗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道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8科20属44种,其中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 11种、齿菌科Hydnaceae 3种、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 3种、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 1种、皱孔菌科Meruliaceae 3种、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 1种、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 7种、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 3种、珊瑚菌科Clavariaceae 4种、革菌科Thelephoraceae 3种、伏革菌科Corticiaceae 1种、韧革菌科Stereaceae 4种、牛舌菌科Fistulinaceae1种,有12种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李日新 《科技信息》2007,(24):201-201
由于区域、经济、文化等差异,山区的高职院校面临着教育资金短缺、教学设备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克服了建校时间短、资金短缺、基础薄弱等困难,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均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适合山区高职院校发展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通过采取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治理山区草原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国君 《甘肃科技》2003,19(12):146-147
兰州百合是出口创汇的优质农产品,现介绍了甘肃半干旱山区会宁县引种与示范栽培兰州百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9.
10.
黄丽清 《科技资讯》2007,(10):210-211
当前,校本培训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校本培训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研讨、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试从问题分析中提高校本培训实效,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