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经》在汉代的经学地位早已被学界公认,但是对于其在汉代的文学地位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从《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部史传中搜集大量例证,旨在归纳汉人的诗学观点——言志说、讽喻说、发愤说,从而探讨《诗经》文学精神在两汉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发愤”说和“忠义”说是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强调小说应是“发愤之作”,“不愤则不作”,即现代所说的创作激情;后是对小说主的概括,肯定了梁山起义的正义性。李贽的《水浒传》批评思想及其艺术分析在当时的“小说界”影响很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以对屈原人格精神的强烈认同感而作《屈原列传》,对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伟大的人格精神,坚贞的意志品格作了极高的评价,高度赞赏屈原的伟大文学成就,并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而“发愤著书”。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一个价值前提,即追求生命价值之不朽。鲁迅说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道出在文化精神上司马迁与屈原的一脉相承之处。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有着丰富而独到的文学思想。就丰富性而言,他有着汉代一般文论家不具有的理论的体系性;就独到性而言,他的文论思想,不仅在汉代文论中是一种深刻而卓越的见识,即使对后代中国文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发展,如“诗骚”传统的建立、文学创作论等,都有不可限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多数学者认为韩愈“不平则鸣”说偏指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发牢骚”、“鸣不幸”,但是也有人认为还含有“欢愉之鸣”的意思。我们则认为韩愈的“不平则鸣”是以“发愤”为主的,同时“包括欢乐在内”。  相似文献   
6.
第,关于南湖藏书楼。修建南湖藏书楼纯粹是个人的爱好,主要是为我们自己的阅读和研究服务。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观点很能给我们以警醒和启迪,那就是自己把书读好就行了,不要去勉强别人。近三四年来,南湖藏书楼成为了学界同仁和文友们快乐聚谈的一个场所。  相似文献   
7.
程熙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1):158-158
我讲的东西仅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对于社会科学而言,一本好的著作就是一项出色的研究工作。书的各个章节乃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俞祺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1):159-159
我此次带来了两本书,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另一本由美国学者撰写。仅从两本书的目录看,我们似乎便可以发现一些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并不足够清楚,基本还是采用了一种教科书式的写作方法;相比较而言,美国学者的著作更注重对于问题的梳理,而不是对概念的界定。前一种写作方式不利于论文逻辑结构的充分展开,严格来说不能算一种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但长期以来,在本学科内,这种形式的论文或著作却长期存在,不知其中原因何为?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受宫刑以后,身心俱创,在生与死面临抉择的关头,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苟活,发愤著书这条路,为我们留了光照千古的历史著作──《史记》。他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由于受“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三不朽”的人生观的影响,生要生得轰轰烈烈,死也要死重如泰山,司马迁不仅用自己的一生,同时也用他笔下的一个个悲刷英雄诠释了他壮烈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在今天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一直是政治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竭力提倡者,他通过著书立说对现存的西班牙政府和大学进行了严肃地批判和全方位的审视,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由此,我们研究认为,大学作为独特的社会组织和知识分子思想的"集散地",理应在坚持社会批判的基础上不断自我超越,完成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