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晓舟 《科技潮》2004,(5):48-48
眼下,阳光明媚,桃红柳绿,春意正浓,夏季临近,正是出外赏花踏青的好时候。陶醉于香气宜人的花海之中的动人情景,令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2.
根据前人调查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确定了754种四面山植物园的引种植物,并在调查植物园引种地立地条件和引种植物配置的观赏性、系统性和生态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引种植物的配置原则,并据此原则绘制出了四面山植物园引种植物配置图.  相似文献   
3.
There are abundant coastal wetlands in South China and their main characters are the tidal flats, mangroves and coral reefs.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coastal wetlands in South China is introduced and their degradation trends in the last decad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and information. Their degradation tre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reduc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area, pollution of seawater environment, degene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arp decrease of biodiversity in the wetland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auses resulting in the above-mentioned degradations are discussed, mainly concluding imperfect systems of management and legislation, deficient property and assessment systems of the wetlands, weak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coastal wetlands, shortage of basic study and backward management level and so on.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ake of a sustainable use of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South China, mainly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systems for the coastal wetlands, developing the study on assessment of coastal wetland, height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stablishment of wetland nature reserves.  相似文献   
4.
台风Utor登陆广东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风Utor(0104)于2001年7月6日00时(UTC,下同)在广东汕尾地区登陆,带来比较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州大学联合研制的第五代中尺度模式(MM5)为基础设计的台风预报模式比较准确地预报出台风Utor(0104)的移动路径(前24 h的移动路径平均误差为 68 km)和天气现象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个敏感性试验:①是把华南地区(26°N以南,110°E以东)的陆地变为海洋,②是把华南地区的山地变为平地,③是减小华南地区陆地的粗糙度,即取为近似于静风的洋面上的值.对比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引起台风登陆后减弱的最主要因子是下垫面水汽供应的切断,其次是下垫面粗糙度(摩擦)的影响;地形作用能使迎风坡的降水明显增加,但对台风强度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技术交易现状 近几年随着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崛起、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实施,广东原有的政策优势与地理的优势已逐步减弱,广东的企业需要重新树立新的优势,就必须加强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加快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缙云山华南黑桫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种群分化和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缙云山不同生境下的8个华南黑桫椤种群的形态分化进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该种的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可塑性较大,繁殖器官的变异小于营养器官,聚类分析表明8个种群间总体上无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华南地区诸广山、贵东和桃山杂岩体中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全面对比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不同,前者属S型花岗岩,后者与I型花岗岩相似。岩石成因类型不同是造成上述杂岩体中不同地段铀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较系统的流体包裹体观测显示:①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存在两种不同体系的流体包裹体,一为具中低盐度、NaCl-H2O体系者(Ⅰ型);二为具中高盐度、CaCl2-NaCl-H2O体系者(Ⅱ型);其中后者为该类矿床中首次确定;②存在2个不同期次的成矿流体,其中铂多金属矿层和其下伏磷块岩中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基本一致,可能代表主成矿期流体,其均一温度峰值为170℃左右,而盐度具双峰式特征,峰值分别为27%~31%和4%~6%;矿层之上碳酸盐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可能代表了晚期成矿流体,其均一温度多为130~170℃左右,盐度峰值在12%~14%;③在早寒武世,接受了巨厚沉积的扬子克拉通南缘加里东冒地槽中的盆地热卤水受挤压而顺层侧向迁移,从地层中汲取Ni、Mo、V和PGE等成矿元素,形成中高盐度的CaCl2-NaCl-H2O体系成矿热液,沿断裂上升并与NaCl-H2O体系海水混合,形成黑色岩系中的铂多金属矿床(点).  相似文献   
9.
18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太平洋航海探险的大发展,英国植物学家和植物收集者们能够到达世界最为遥远的角落并有机会发现和研究当地的植物,英国的植物学也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在世界各地殖民地建立的植物园成为植物研究和植物移植的中心,植物园对有价值植物的输送、培育和移植,对帝国的殖民事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英国驻海外领地的贸易公司、航海探险、随航的植物学家、建于各地的植物园体系和植物收集者们,共同推动了植物学和帝国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了英帝国植物收集网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帝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查明华南板块的地壳精细结构,厘清不同块体的地壳物质属性和构造边界特征,对研究华南成矿带的深部动力学成因以及华南板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方法的发展和对多类型数据的深入挖掘,对壳内精细结构的分辨率逐渐提高,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华南地区地震台站的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和布格重力异常联合反演华南板块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模型获取的布格重力异常与观测重力值拟合较好,印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上地壳内主要沉积盆地呈现明显的低速特征,地壳厚度由西到东呈现减薄的趋势,且在中地壳内,江南造山带南段的地壳结构呈现北东向的高低速带状穿插分布,在南北重力梯度带和江山-绍兴-萍乡-永州一线存在“蘑菇云”形状的中地壳隆升;随着深度的增加,在21~30 km下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不再与地壳浅层主要构造相对应,整个区域的速度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一特征越发明显;在30~40 km深度上,速度变化的东西分界与南北的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近似重合.据此推测,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和华夏地块的构造边界分别沿着九江-常德-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和江山-绍兴-萍乡-永州-柳州-钦州一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