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6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是十分微弱的,但可以说普遍的存在着,在很多体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怎样计算范德华力?如何考虑各种条件对范德华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本大学化学教材或专,只要对酸碱理论有所阐述,几乎无不对质子理论着墨介绍。而明确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定义,并加以较完整阐述的化学家,就是丹麦学勃伦斯特。  相似文献   
3.
1899年德国拜尔药厂的化学家费尼克斯·霍夫曼发明了乙酰水杨酸,根据其德文的缩写而命名为阿司匹林。尽管阿司匹林的汉语名称是由Aspirin音译而来,但它同样是源自德文乙酰水杨酸的缩写。100多年来阿司匹林成为  相似文献   
4.
烟酸     
烟酸(niacin)又名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维生素PP、维生素B3等。早在1867年,德国化学家Huber曾由烟草提取的尼古丁制得这种维生素,但其作用在以后的70年间一直不清楚。1913年,Funk等在寻找抗脚气病因素的过程中,从酵母和米糠中也提取出了这种维生素,因为它没有治疗脚气病的作用而被忽视。20世纪初,癞皮病在美国南部流行,1913年前后,每年有20万人患癞皮病,引起成千上万人死亡。死亡者大多是贫困者,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10日我校化学学院长江特聘教授刘文剑博士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A ward”(Bessel研究奖)。这是刘文剑继获得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Pople Medal”和2006年度“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奖”之后所获得的第3个国际奖项。  相似文献   
6.
7.
王佛松1933年5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1951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56年被选派到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在苏联科学家多尔哥普罗斯克指导下攻读化学副博士学位。由于他每天学习工作14小时以上,提前7个月获得了副博士学位,这一年,他年仅26岁。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著,书中介绍了化学家应该如何从事职业生涯的一些问题,如:导致化学家成功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主、客观因素,职业转型时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正>在读书时拉姆塞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曾先后发现氦、氖、氩、氙等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因此获得了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拉姆塞在科研上的成功与他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分不开。他在18岁时只身到德国留学,他的父母担心他年岁小,单身在外,不能自觉地抓紧时间学习,于是写信给他询问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元素"一词最早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用于描述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基本组分。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元素中,最古老、最轻的元素当属氢,它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尔于1671年在铁与硫酸的化学反应中发现的。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发现的66种元素排列成著名的元素周期表,并由此预言了新元素——的存在及其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