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详细阐述了单片机-CRT接口板的设计原理,增强了单片机的显示手段,拓宽了单片机在生产过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89C52在多功能电度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了一种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多功能电度表,它可以同时具有电能表、自动补偿、分时段测电能等多种功能,并以先进的LCD显示屏显示当前的功率因数、总电能值、所消耗的峰、谷、平电能值。  相似文献   
4.
输配电价是电力市场改革的关键,是推进售电市场放开的重要基础.随着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深入,不同类型的输配电价定价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大工业用户输配电价为研究对象,首先,引入汉森门槛模型,内生性划分大工业用户的负荷率区间;其次,建立输配电网长期增量成本分摊模型,提出基于负荷率差别的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并借鉴分时电价思想,构建基于负荷率差别定价的分时输配电价协调优化模型,设计分电压等级、计及负荷率差别的分时输配电价;最后,以我国中部H省大工业用户为例,验证所提模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分时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吸收了负荷率电价和分时电价优点,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同时有效调节电力用户需求,实现削峰填谷,一定程度缓解输配电网阻塞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城市燃气管网中工商业用户分时定价策略和政府补贴问题,构建了工商业用户需求响应模型,给出了工商业用户的动态响应过程。为了得到燃气公司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政府补贴因子,分析了城市燃气管网负荷、燃气公司收益和工商业用户效益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工商业用户分时定价,存在一个最优的分时价格关系能有效降低燃气管网的峰谷负荷差,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同时,实施分时定价后,会提高工商业用户效用,降底燃气公司收益。因此,政府应给予燃气公司必要的补贴作为激励,以促使工商业天然气分时定价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6.
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公共建筑的耗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公共建筑不需要24小时恒温供热,尤其在公休日和节假日,只需保证值班采暖温度;本文提出采用智能控制阀的分时供暖方法,以实现按需供热。实践证明,节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是数字集成电路中应用较多的器件之一,该文通过具体电路分析了利用数据选择器、显示译码器、变量译码器和计数器等器件构成的数据选择分时传输组成动态译码显示电路,阐述了所述电路在实验教学中所能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杨珏 《科技资讯》2006,(9):22-23
本文针对现有的电能计量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多路分时复用原理和RS485总线,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三层体系结构的集中式电能计量系统,阐述了在计量终端、通讯装置,管理系统各层的设计原理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分时双频方法用以提高其目标探测性能.分析了分时双频雷达波形,针对分时双频探测引起的目标相干积累时间减少以及多普勒谱点不对齐等问题,利用非均匀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为一不适定问题,并利用Cauchy-Gaussian模型正则化方法进行外推处理,从而获得目标多普勒谱图.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海面移动目标的检测盲区,提高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单色检测系统检测荧光屏彩色涂层中的残留和混色的图像处理方法;利用图像像素之间相关等性质,解决了分色和区域分割的自适应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达到了一个像素级,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