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66篇
  免费   941篇
  国内免费   1912篇
系统科学   1609篇
丛书文集   1742篇
教育与普及   17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93篇
现状及发展   249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38409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996篇
  2013年   1781篇
  2012年   2109篇
  2011年   2434篇
  2010年   2304篇
  2009年   2436篇
  2008年   3199篇
  2007年   2828篇
  2006年   2052篇
  2005年   1951篇
  2004年   1721篇
  2003年   1882篇
  2002年   1739篇
  2001年   1712篇
  2000年   1209篇
  1999年   1032篇
  1998年   894篇
  1997年   862篇
  1996年   819篇
  1995年   788篇
  1994年   669篇
  1993年   573篇
  1992年   495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451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220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7篇
  1943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电缆在使用时一般会铺设在电缆槽中,而电缆槽对铺设其中电缆之间的串扰会形成影响.针对电缆槽中电缆之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多端口网络理论及分块级联思想的建模方法,使用基于波导格林函数的矩量法来提取电缆槽中电缆间的分布参数,并用虚拟节点理论将提取的分布参数矩阵转化为模型中的传输函数.通过与商业电磁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的模型及算法在分析电缆槽中电缆间的串扰问题时具有较好的精确度,最后运用此方法分析了电缆处于电缆槽中不同位置时的线间串扰大小,并结合铁路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电缆槽中电缆的布线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螺旋理论被学界认为是科技创新研究的新领域、新模式.其一经提出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研究及应用.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有学者引进三螺旋的概念及理论,此后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然而相关研究略显分散,且与国内科技创新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滞后.科技创新三螺旋模式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是相互独立,且都可以成为领导性机构的.而这与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不相符合.在科技创新三螺旋模式的研究中准确把握我国政府的适切功能与定位是正确运用该理论的前提.通过分析并研究3个科技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应准确把握三螺旋主体的内核边界,不断促进大学、产业创新要素增长,有效推动三螺旋主体内、外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团簇Co3FeP的稳定性、结构和内部作用力等规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的量化水平下对团簇Co3FeP进行理论计算,得到5种优化构型,并从化学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的角度对其异构化反应中的反应物、过渡态和生成物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构型均为C1对称且构型的空间结构对其熵值有影响;构型的稳定性主要由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所决定,并且在常温常压下构型1(3)、2(3)和3(3)可以稳定存在,是大部分异构化反应的最终产物。因此,在实际材料的开发中,不仅需要注意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以确保构型的稳定性,还应首先考虑对稳定构型1(3)、2(3)和3(3)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汽车行驶过程中减振器弹簧压并状态下翼子板内流场特性的变化,将该状态下的减振器简化为三维变截面圆柱模型,并建立变截面圆柱绕流三维流场模型,利用Transition SST四方程转捩模型模拟低、中、高3种车速对大、小圆柱绕流涡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绕流后尾涡的大小、形态、上升角均受圆柱直径、雷诺数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在变截面处验证“下洗”运动对N区边缘涡生长的直接作用及对L区涡旋分布的干扰作用;3种流速下适合绕流涡旋振动压电能量回收的最优夹角分别为±10°,±15°,±20°;在有界的高雷诺数流场下对变截面圆柱绕流涡旋重新分区,发现新的涡旋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6.
D-S证据理论可应用于多源数据融合领域,但在处理高度冲突的证据时,可能会出现反直觉的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差异信息量的概念及融合方法.首先,通过信息熵表明证据的相对重要性,采用散度获取证据可信度.然后利用证据可信度优化证据差异度以得到差异信息量,经过计算获取数据的最终权重,并将其作为D-S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分配进行决策.在处理冲突证据、一致证据及不同数量证据等方面的数据融合问题时与其他方法对比,所提方法收敛更快,准确度更高.故障诊断的应用实例表明,所提方法的不确定性更小,优于现存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扭曲状石墨烯C80H30的本征结构以及边缘位置掺B、中间位置掺B、边缘位置掺N、中间位置掺N等5种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并与平面状石墨烯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扭曲状GQDs未掺杂前能隙宽度为2. 014 e V,在紫外波段强烈吸收,615. 7 nm绿色波段发光,掺入电子受体B后HOMO能级和LUMO能级均升高,掺入给电子体N后HOMO能阶和LUMO能阶均出现降低,2种原子的掺入都会导致能隙宽度变窄,在红色波段发光,掺杂原子及位置不同均会对吸收光谱产生影响.类比于平面状GQDs,扭曲状GQDs的能隙宽度均变宽,吸收峰整体表现出往短波方向移动,发射光谱出现不同程度的蓝移.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于相对论R矩阵理论的DARC程序系统计算了Ni 25+离子基态1s22s(2S1/2)和激发态1s22p(2P1/2,2P3/2)的光电离截面,并通过细致平衡原理获得了统一的光复合过程(即辐射复合和双电子复合)态分辨的截面,计算结果给出了辐射复合与双电子复合过程间的干涉效应.为了标识和分析KLL共振能区所有的共振峰,基于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理论(RCI)的FAC程序被用来计算共振峰的能量、强度及其相关的双激发态的辐射、俄歇跃迁几率以及共振宽度等.利用统一的光复合截面进一步得到了KLL双电子复合过程的伴线强度,并与孤立共振近似下FAC的计算结果以及以前的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存在的一致性和偏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刘艳峰 《河南科学》2015,(3):341-345
提出了一种测量金属细线线密度的新方法,并对测量原理、公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推导,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了比较.从测量结果可知,其相对误差较小,说明利用该方法测量细线的线密度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前沿科学》2015,(1):90-91
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Zai re ebolavirus,ZEBOV)疫情,到目前已造成2万多人感染,超过9000人死亡,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疫情最严重的一次爆发。尽管现在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再次爆发的风险仍然存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历年来所有埃博拉疫情中的ZEBOV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和全基因组选择压力的综合分析,在2014年西非爆发的ZEBOV分子进化研究中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