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黔产凤仙花的含量测定方法,提高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80 nm处检测凤仙花的目标成分2-甲氧基-1,4-萘醌的含量。2-甲氧基-1,4-萘醌在0.0034~0.054 m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加样回收率为100.05%,RSD=0.73%。实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可以用于控制黔产凤仙花中2-甲氧基-1,4-萘醌的含量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2.
6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叶表皮特征的微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研究了6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6种凤仙花属植物叶片上表皮纹饰为网状、不规则细波状或曲叉状,其中曲叉状纹饰为一种较特殊的纹饰特征;气孔仅分布在叶片的下表面,呈不规则排列,形状为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度在10.5-25.6μm之间,气孔外拱盖内缘平滑或近平滑,多数种类气孔的保卫细胞两极具“T”型加厚.叶表面纹饰,气孔的形状、大小及气孔保卫细胞两极“T”型加厚等特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作为该属植物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文中还探讨了叶表皮微形态学特征在凤仙花属分类中的意义及有关紫花黄金凤的分类学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对来自航天诱变凤仙花突变体院-3的子代(SP2)代(SP2)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对13株子代(SP2)的细胞学观察发现,减数分裂中期Ⅰ均为7个二价体(7Ⅱ),表明SP1减数分裂的不均等分离未能导致SP2非整倍体变异.并首次发现SP2小孢子在发育早期以“凹陷式“和“出芽式”分裂形成小花粉粒.分析认为:SP1减数分裂中的不均等分离和多极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由航天条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生理损伤所致,是不遗传的.“凹陷式”和“出芽式”分裂是SP2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该分裂方式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报导了产于江西省铜鼓县大沩山的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 L.),该种及其生境,为江西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刘良源  刘逊  吴杰 《大自然》2012,(2):20-21
2010年9月28日,我们课题组来到江西铜鼓县的修河源头——大沩山进行科学考察。在林中一条小溪旁,橙黄色的牯岭风仙花成块状绽放,美丽的场景让我们驻足观赏,赞叹不已。由此我们想到,  相似文献   
7.
低能N+注入凤仙花的变异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低能N 注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种子后获得了高茎、矮茎2个变异品系.对其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检测的结果表明,2个变异品系叶片的POD分子大小、表达强度和条带数目与对照相比都发生了一定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结果也表明变异品系DNA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9个具有多态性.实验证明适当剂量的低能N 注入能够在基因水平引起凤仙花的变异,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遗传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程根盛  周强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13,31(1):58-59,119
江西"凤仙花"课题组于2012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广丰县铜拔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时,发现3种珍稀凤仙花,经现场拍摄、观察记载、采集样本、查核。现将其中的婺源凤仙花(Impatiens wuyuanensis Y.L)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作一介绍,另外2种待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凤仙的带芽茎段、茎尖、幼叶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快速繁殖,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 mg·L-1 BA 0.01 mg·L-1 IAA 0.01 mg·L-1 GA3,芽的增殖培养基为MS 1.0 mg·L-1 BA 0.01 mg·L-1 IAA 0.01 mg·L-1 GA3;增殖系数为6~8倍.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 0.1~0.5 mg·L-1 BA 0.005 mg·L-1 IAA.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湖北省新分布的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8种,分别是:紫花凤仙花(Impatiens purpurea HandelMazzetti)、封怀凤仙花(Impatiens fenghwaiana Y.L.Chen)、块节凤仙花(Impatiens piufanensis J.D.Hooker)、包氏凤仙花(Impatiens bodinieri J.D.Hooker)、贵州凤仙花(Impatiens guizhouensis Y.L.Chen)、泰顺凤仙花(Impatiens taishunensis Y.L.Chen&Y.L.Xu)、太子凤仙花(Impatiens alpicola Y.L.Chen&Y.Q.Lu)和畸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S.Zhu&H.W.Yang).8种凤仙花属植物新分布的发现丰富了湖北省植物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