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室温固化不饱和树脂固化过程制品的色泽、胶凝时间,放热曲线以及成品的一些性能.此固化体系固化后色浅,在25℃时胶凝时间可控制在45~80分钟,放热曲线最高放热峰为139℃,成品失重率收缩率很小,耐腐蚀,硬度高,是理想的室温固化,浇铸成型材料.  相似文献   
2.
国内橡胶助剂研究开发情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介绍了我国橡胶助剂的品种、性能、生产厂家等,根据现状对今后橡胶助剂工业的发展提出了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2-巯基苯并噻唑的钠盐,在无溶剂情况下,采用催化剂使与2,4-二硝氯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DNBT的新方法,产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4.
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研究H2O2投加量、Fe2 投加量、反应时间及进水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该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Fe2 加入量0.4g.L-1,反应时间20 min,H2O2加入量为18 mL.L-1,pH=3.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体大鼠皮为皮肤模型,自制透皮吸收装置,研究了在欣乐片剂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后,它们对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和厚朴酚透皮吸收的影响。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较高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藻作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藻作物生长调节剂以天然海藻提取物为核心,具有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结构等特点。综述了海藻作物生长调节剂的生化特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从正交设计出发,建立了硫化促进剂TMTD合成的经验模型.此模型拟合精度高,预报能力强,是正交设计模型化的一个成功例子.  相似文献   
8.
应用一步法合成配合物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DBC).通过IR、13C-NMR、元素分析EA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等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符合目标物SDBC的组成与结构,其配位数n=3;DSC测定SDBC的熔点为73℃,熔程较短,纯度较高;TGA表明SDBC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温度高于220℃时,它有个明显的热失重区域.  相似文献   
9.
氮酮是一种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用2,3-~3H-环己-1-酮经化学合成制备了它的氚标记物——~3H-氮酮。氚的分布为4,5,6位占95%,3,7和12′位占5%,其放射性比度和放化纯度分别为1.5×10~3GBq/mmol和95%。~3H-氮酮在正常小白鼠皮肤表面上涂药后,3h血液中放射性达最高峰,在各组织中分布是肌肉最多,其次为肝脏、肾脏和脾脏。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口服给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射是胰岛素目前临床应用的惟一给药途径,但由于半衰期短,需长期频繁注射,造成患者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口服胰岛素的最大优势在于减少与副作用相关的注射次数,增加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从长远上降低糖尿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口服方便、安全且最符合内生胰岛素分泌模式,研发胰岛素口服剂型是目前国际胰岛素药物的发展前沿,研究集中在分子修饰、使用酶抑制剂和吸收促进剂,微粒等方面,其中,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包封率、载药率和制剂稳定性较高的胰岛素毫微粒正成为主流方向,是最有希望的胰岛素口服制剂制备途径,口服剂型的研制成功、将是胰岛素非注射剂型研究的革命性突破,并会产生巨大的理论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