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系统科学   162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19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印度的因明、中国先秦的名辩之学和古希腊的逻辑,三者都是关于推理方法、论证方法的学说,属于同一范畴。因明作为古印度治学、研究的核心学问由唐代僧人玄奘传入中国,后由其弟子发扬。因明中的因是至关重要的,因的重要性在于其是指称立者论式即宗成立的关键。似因是立论者在对宗行论证时所使用的错误的因。因的过失共有十四种,如何成立好的因,就要明白因的过失有哪些,从而避免这些过失。  相似文献   
2.
3.
经常购买模型及其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忠  王福华  刘巍 《系统工程》2004,22(6):25-28
在分析巴斯模型和重复购买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等的基础上,提出经常购买模型,详细讨论该模型的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并采用实例检验模型及参数估计方法,分析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在此基础上使用模型做产品销量预测,表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及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用似双重介质模型进行岩体应力与渗流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宏观裂隙按裂隙渗流模型分析,微观和细观裂隙按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处理,给出了一种非线形耦合分析模型-似双重介质模型。基于该模型导出了岩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的非线形耦合分析有限格式。通过对煤矿矿井突水预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实用的,并给出了一些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新的模糊似然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似然函数是刻画两个模糊集之间相似程度的重要工具,众多学者给出了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但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有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违反直觉的结论.首先就闫德勤在2001年建议的方法进行讨论,然后证明了一个引理,提出一种新的模糊似然函数,其本质是由模糊集合间l^p距离导出的贴近度.与相关公式比较,发现它们能导出相同的模糊熵,最后给出一个它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对多个处理且试验结果为多档次的临床试验,构建了其概率罐子模型。研究了模型中每个处理试验结果发生的概率。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得到其估计量,并获得此估计量具有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7.
威布尔分布是描述部件寿伞的一种极为主要的分布,本文对确定威布尔分布的三参数,给出了一种试探性算法,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墨西哥帽小波的信号滤波的新方法-MWDA。它是一种化学计量技术,易于操作,被成功地应用到分析化学信号的处理中,MWDA即使处理信噪比为1的高噪声音信号,仍能莸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射影几何的亲似对应原理研究了用截平面截切几何体获得与预先规定图形相似的截面形状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10.
真理与似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似真性的基本意思是感觉上的真、证明为真或信以为真,以程度的区别,真则是客观的,与是否有相信,是否得到证明无关,没有程度的区别。真的命题或理论的不同是命题或理论的不同而不是真的不同,近似真理或相对真理只能理解为真的理论的不完善性不能理解为理论的真性的缺乏,认识是朝发现越来越多的真命题,真的命题越来越精确,真的理论越来越完善发展而不是朝似真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