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74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1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给定的奇异型Copula增加扰动项构造新的Copula.研究新Copula的和谐性度量Spearman′sρ,Kendall′sτ,Gini′sγ和Blomqvist′sβ与原Copula的比较.结果表明奇异型Copulas取Frechet-Hoeffding上下界M,W和单点值给定的Copulas最优上下界CU,CL时,增加扰动项后得到新的Copula可以拓宽相关性度量的范围.特别地,单点值给定的Copula的上下界CU,CL增加扰动项后构造新的Copula具有不可交换性,并度量了新Copula的不可交换性.  相似文献   
2.
若a1,a2,…,an是n-1个不同的整数,证明了当n≥4时,f(x)=(x-a1)(x-a2)…(x-an)-1在有理数域Q上不可约;当n≥3时,f(x)=(x-a1)2(x-a2)2…(x-an)2+1在有理数域Q上不可约.  相似文献   
3.
引入了一类不可微多目标数学规划的高阶对偶模型。在广义凸性条件下,建立了弱对偶性定理。其结果推广和统一了近期文献上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类特殊根及其刻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任一个超幂零根为零的亚直不可约环所确定的环类 ,证明了由这样的环类所确定的上根都是特殊根 ,并且给出了这类根的一些刻划  相似文献   
5.
与半群的完全不可逆生成集相关的几个性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讨论了半群环的两个性质以及关于半群的a.c.c.p.(主理想升链条件)的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6.
模因视角下对待不可译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产生“基因型模因”,基本上采用直译或异化策略再进行补偿的办法,保证信息不失真,实现“相同信息异型传播”;二是产生“表现型模因”,在原模因的基础上产生较大的变异,采用意译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实现“不同信息同型传播”。  相似文献   
7.
从自相似集合的性质出发,通过容度研究了一类分形集合K的分形特征:M inkowski不可测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处理具有连续属性的决策系统,利用模糊理论与粗糙理论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方面的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粗糙模型的逼近精度分类规则提取策略.首先利用模糊π函数对决策系统中的连续属性构造三个模糊参数进行模糊化,从而确定条件属性的模糊区域;再根据模糊相似关系构造模糊相似矩阵,然后基于模糊等价类划分的概念,提出了利用逼近精度近似度量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属性约减,最后应用实例说明如何在决策表中发现分类规则.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挖掘出的规则简练且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用几何方法求Jordan标准的一种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的观点看相对主义--论"不可通约"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思《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为科学哲学带来了相对主义的问题。“不可通约”的概念更使得范式之间“沟通崩溃”,理性比较失去基础。戴维森、奇确等人对此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但也没能令人信服地克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说明,首先不可通约并不意味着不可沟通,人类具有的“普遍语言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实现跨语言的完全沟通。其次,借助语言的创生能力,“不可通约”的问题也可能随着人类语言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