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文学至“戊戌维新“运动前后才在总体上有了剧变,“现代意识“方在此期逐渐确定.因此,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应从1898年前后开端.黄遵宪的诗论较为系统,在反叛传统诗歌的基础上,他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等诸方面提出了诗歌的革新主张,有些论述已呈现出现代白话诗的雏形.梁启超在论诗上比黄遵宪要大胆和急进.他提出的“三长“说涉及到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但“旧瓶装新酒“的诗界“革命“论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他对诗歌音乐性的提倡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戴熙论画,以闲、静、淡、远的风格为“四美”,又进而以识、学、才“三长”兼备,才得画道之成,他提倡“形为心役”的创作,认为造化重于笔墨。他认为文人画应是“名心尽净”、“游戏人间”,故提倡“趣”、“灵和”、“天真”。在学古的择向中,戴熙窥元而追宋,有“振起北宋”之志。他对“四季山水”说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对风格学有独到的美学诠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