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编者按:2007年12月9日关于“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学奖50周年之际。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网站(Nobel Prize.org)主编史密斯(A.Smith)采访了当年获奖者之一李政道.内容广泛而深入。2011年11月25日适逢李政道教授85寿辰,征得了诺贝尔奖网站和李政道教授的同意,本期特发表此次采访的中译稿。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12,(12):14-15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者未予以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需要具有"慧眼"识"缺"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的卡尔森,成为美国马洛利公司的一员。在工作进程中,他发现公司的同事在复印文件的过程中,既费时又费力,就想改进一下复印方法。于是,他做了很多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1,(23):11-11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相似文献   
4.
李政道(1926.11.25-),上海人(祖藉苏州)。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经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到国家奖学金,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在E.Fermi指导下,于1950年获博士学位。旋即在芝加哥Yerkes天文台八个月和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校Fermi物理讲座教授,1983年为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er)。李政道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和杨振宁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首次涉足该奖项。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两朵苛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手段,是具有不同规律但又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科学与芳术自古以来就是融合的。经过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科学与艺术又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6.
7.
今年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物理年。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纪念活动,4月15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主办的“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在纪念大会上,科学家代表杨振宁、李政道、彭桓武、冯端等人分别作了报告,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工作在物理学中的杰出贡献及其对世界与公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使读者能了解这次大会的报告内容,本刊刊登了参加这次会议的部分科学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9.
杜艳娟 《科技信息》2012,(26):322-322
古人云:"学则思疑,学贵善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0.
唐晓卉 《科技潮》2001,(10):10-11
不久前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首都北京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来自16个国家的近600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的11个展厅里向人们展示了艺术与科学因相互碰撞和融合所焕发出的神奇光彩;“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提示情感的奥秘”。作品展又使人们看到科学与艺术像两条坚实的腿,支撑着人类的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而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创意的作品《物之道》,与画坛大师吴冠中教授的作品《生之欲》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