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126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0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3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时代,各类出版社被数字化浪潮推动着不断前进,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趋势.在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拥有专业优势的出版社应该是古籍数字化出版的主体,但是目前的状况却和我们的预期不同.在古籍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专业出版社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古籍专业出版人的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本文对当前专业出版社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的地位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其应有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出版从业者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行为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关于人口流动行为与迁移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依然鲜有研究。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迁移人群对幸福感认知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行为显著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观社会地位对于迁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最后,对于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提升自身教学艺术的旅途中,教师首先要坚持新课改精神的大方向,然后将研究得出的艺术真正应用在教学中。本篇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展开,具体探讨新课改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道德实践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道德教育的实践要求、特征、途径等方面,阐述了道德实践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高校道德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强道德实践训练的有关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外部要求与内部动机总是存在着矛盾的,它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育者通过使外部要求适应学生的内部动机来解决这个矛盾,并在解决了这个矛盾之后,又在新的基础上使外部要求“超越”学生的内部动机,促进两者之间矛盾的产生。如此循环往复,在每个新的阶段上又获得新的质,达到新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教育者的要求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诚信,中华民族的道德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古代思想家认为“诚信生神”。现代中国仍然要讲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德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游戏规则。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诚信要以科学为基础;诚信建设要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培育公民的诚信品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如何落实邓小平提出的要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而且引发了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深刻变革。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只有了解其深层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中道德问题日显突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就置于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实践之中。我国对社会转型前后的道德特征的比较中,提出既要防止道德的政治化,又要警惕道德的功利化,真正坚持唯物辨证法,全面实施以德育人,只有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网络环境下印刷型文献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分析了印刷献在规模数量、学术价值、检索利用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印刷型献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