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膜神经纤维形态参数变化在早期发现Ⅱ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23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4例(Ⅰ期36例,Ⅱ期50例,Ⅲ期28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2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为对照组.使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检测角膜神经纤维形态变化,分析与T2DM视网膜病变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视网膜病变组神经长度、神经纤维密度、神经分支密度明显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神经纤维弯曲度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视网膜病变组神经纤维弯曲度、神经分支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神经长度、神经纤维密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神经长度、神经纤维密度、神经分支密度均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神经纤维弯曲度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无视网膜病变组,空腹C肽、GLU明显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病程与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分支密度均呈负相关;T2DM患者空腹C肽水平与角膜神经纤维弯曲度呈负相关,与神经纤维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T2DM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形态参数发生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对病程较长和空腹C肽水平较低的T2DM患者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要生产微型电池.就需要纳米电极和导线.而用金属丝来制造这些元件要求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成本大,设备要求高。为此.负责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彻教授决定向自然界学习.希望制造一种仿生材料。她最先想到的是神经纤维,动物的神经纤维末梢就是一种天然的纳米导线.它们可以传递神经电信号。由于人造神经纤维的生产成本十分高,难度特别大,他们放弃了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2,(9):37-37
科学家们长久以来一直无法获取人类大脑内神经通路的详细图像,认为大脑的神经线路连接杂乱无章。部分原因在于大脑皮层存在很多褶绉、隐窝和缝隙,这些使神经连接的结构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4.
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源 《自然杂志》2004,26(3):167-169
物种基因组的遗传"语义"和"语法"是指导各生物物种活动的指令性文件.大脑神经纤维中的G-蛋白偶受体及RhoGTP酶对神经纤维生长的"引导"作用,以及DLA分形中有关Fibonacci及黄金分割数等现象的出现,是否喻示着生命过程中有一个"最优化"的语法在起着作用呢?  相似文献   
5.
基于图论方法分析分裂型人格障碍(SPD)患者与健康对照在脑结构网络局部和全局参数上的差异.根据Brainnetome脑图谱将大脑皮层划分为246个脑区,利用扩散加权图像重建脑白质神经纤维束,构建以神经纤维束条数、密度、长度和优化的密度为加权方式的脑结构网络.计算网络节点参数和全局参数,通过假设检验找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结果发现,SPD患者与健康人的脑结构网络在全局参数上无显著性差异;在节点参数上,6个脑区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脑区在位置上显示出左右脑不对称性,在功能上与认知、情感和感知高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给出一种激活函数快速计算方法和公式 ,推导出磁刺激作用下神经纤维的 Hodgkin- Hux-ley模型 ,并建立了神经兴奋与磁刺激仪电路参数之间的联系 .研究了磁刺激作用下神经纤维的阈下、阈上和重复磁刺激响应 .结果表明 ,在不同电容初始充电电压下 ,响应具有阈值性 ;阈下响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与激活函数呈现一定的线性 ,两者相差 1 80°;不同强度下的阈上行为有相同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历程 ,只是响应潜伏期有差异 .1 0 0 Hz以下的重复磁刺激是单脉冲的线性组合 ,没有累积效应 .  相似文献   
8.
Q&A     
《科学世界》2012,(12):92-93
Q:为什么运动员和一般人的神经信息传输时间不同?(读者:杨涛)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兴奋的传递过程,包括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纤维的直径、髓鞘的厚度、结间段的长度和温度的高低是决定神经冲动(电信号)在有髓神经纤维上传导快慢的几个主要参数。直径粗、髓鞘厚、结间段长的纤维传导速度快。直径粗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特征。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RNFL厚度。然而在我国的多数中小型医院和体检中心,只有眼底照相机而不具备OCT设备。因此利用眼底照和OCT的多模态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眼底照来预测RNFL厚度的深度残差回归神经网络。该网络通过眼底照中的局部区域信息预测此区域的RNFL厚度,并对视盘外围一周范围内的RNFL厚度给出全面的刻画。在一个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预测的RNFL厚度值与OCT测量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于正常眼平均绝对误差EMA=14.884,Pearson相关系数r=0.885,决定系数R2=0.781;对于青光眼EMA=15.108,r=0.872,R2=0.754)。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基于眼底照预测RNFL厚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用人工合成的 (dC_dA) 15 寡聚核苷酸探针 ,从 1 7q1 1_q1 2区带显微切割探针池中分离得到一个含有 (CA)重复单位 1 6次的DNA片段 ,经在GenBank和GDB中检索确认是一个新的STR .这个新的STR在 5 0名中国人中存在 8种等位形式 ,多态信息量值高达 0 6 1 .连锁分析显示这个STR在一个 3代的NF1病人家系中的传递符合Mendel遗传规律 .用含有这个新的STR的 1 7kb的人基因组DNA片段为探针进行FISH ,将其定位在 1 7q1 1_q1 2区带 ,即NF1基因所在的区域 .这个新的STR的GenBank和GDB注册号分别为 :G32 1 1 2和D1 7S2 2 0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